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市动态
书写光荣家谱 赓续辉煌篇章 ——莆田市续编组织史资料侧记
2025-11-1715:16:57来源:莆田通讯

历史,总是给予人们汲取智慧、砥砺前行的力量。在全市上下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莆田新篇章的关键时期,一部系统记录我市党组织二十八载奋斗征程的《中国共产党福建省莆田市组织史资料(1995年11月—2023年10月)》应运而生。这项繁琐而艰巨的工程,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深刻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重要奠基,其意义深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高标定位——打造精品,突显资政育人的时代价值

组织史是党的发展历程的“光荣家谱”,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密码”。打造“精品工程”,将持续教育引导后人,在新征程上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组织史是打造存史资政的“智慧库”。组织史资料详尽反映各级组织机构的设置、演变和职能调整、变更,清晰记载1995年11月起至2023年10月期间莆田历届领导班子成员更替及重大决策过程,为研究地方党组织执政规律、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最为翔实、权威的第一手资料和历史借鉴。

组织史是打造凝心聚力的“共同体”。通过追溯共同奋斗的峥嵘岁月,总结莆田改革开放和进入新时代的辉煌成就和经验启示,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激发身为其中一份子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生动局面。

组织史是打造育人铸魂的“活教材”。全书约43万字,坚持“广征、核准、精编、严审”的编纂方针,延续第一卷、第二卷组织史编纂体例,借鉴北京、上海、苏州、武汉等地编纂经验,让其走出档案、走进人心,使其承载的理想信念、红色血脉,成为党员干部看展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特色鲜明——艰辛打磨,彰显严谨求实的匠心精神

面对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史料收集难、标准要求高的实际情况,全市上下形成“党委领导重视、业务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协同、各方力量参与”的浓厚氛围,合力打造一部资料翔实、准确的参考书籍。

一是整体站位高,编纂推动有力。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编审委员会正副主任的组织机构,多次关心编纂工作进度,审阅书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市委组织部、党史方志室牵头制定详尽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明确收编时限范围、规范编纂体例模板,压实各部门资料征集责任,确保编纂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二是时间跨度长,历史纵深明显。将二十八年的组织发展历程以严谨、规范的形式固化下来,涵盖我市改革开放后加速发展、迈向新时代的关键历史时期,完整呈现党组织结构功能随时代变迁而不断适应、调整、优化的动态过程,深刻揭示党的建设与发展同社会进步、经济腾飞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内在逻辑,赋予史料极其深厚的历史纵深感。

三是涉及范围广,组织协同高效。全市共有292家副处级单位参与资料征集和协同编纂,涵盖了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人民武装、群团组织以及企事业、院校单位等各个层面。广泛的组织动员和高效协同,确保了史料征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准确性,避免了重大遗漏,是全市组织体系强大动员力和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四是参与人员多,专业保障坚实。这项系统工程绝非一部门之力可完成,直接或间接参与此项工作的征集人员、撰稿人员、审核专家等超过600人。这支人数众多、责任心强、专业素养高的队伍,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辛勤耕耘、甘于奉献,为编纂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和高质量完成。

五是审核把关严,成果权威显现。建立“三审三校”乃至多轮复审机制,尤其对组织机构沿革的关键节点、领导干部的任免时间等敏感信息,更是慎之又慎,反复核对、交叉验证、多方求证。统稿期间,补充征集资料700余份,查阅文献资料和干部档案1600余卷,走访或电话访谈30余人次,发出协助函20余份,确保成书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公信力。

知往鉴今——转化运用,凸显编纂成果的生机活力

经过全市上下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组织史资料现已出版发行。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其价值和生命力在于应用、传承、转化。

一要深化历史认知,坚毅前行。要将组织史资料作为领导干部的重要工具书,从中把握党的建设规律、组织工作规律和地方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与智慧,在工作实践中明辨方向、坚毅前行。

二要加强宣传阐释,凝聚力量。要生动解读组织史中蕴含的生动实践、巨大成就和经验启示,让尘封的历史成为激励人、教育人、鼓舞人的历史教材,切实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历史、汲取智慧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三要注重转化运用,指导实践。要把编纂成果转化为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干部工作、完善组织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务实举措,让历史经验服务于现实决策,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各项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这部沉甸甸的“家谱”,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承载着精神、智慧与力量,是一座镌刻着奋斗与荣光的丰碑。用好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全市人民,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从中不断汲取无穷智慧和磅礴力量,奋力答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