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区看产业(五)
2025-08-0416:40:36来源:

(七)畜牧养殖业

畜牧业关系国计民生,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食物。莆田的畜牧养殖历史悠久,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和丰富干净的水资源使畜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特别是特色畜牧养殖,经长期民间自繁育种,形成了独特的畜禽优质种源遗传资源和独一无二的基因库。“莆田黑猪、莆田黑鸭、丝羽乌骨鸡”(俗称莆田畜牧“三黑”)已作为福建省十大畜禽遗传资源之一,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近年来,莆田市在持续发展“三黑”畜牧的基础上,着力培育现代化畜牧养殖业。生猪、家禽、牛羊等养殖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024年全市牧业产值36.8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比重的12.94%。莆田市老区乡镇成为畜牧养殖业的主要产地。

HYPERLINK441.png

近年来,莆田市畜牧养殖业得到较好发展。图为位于秀屿区东峤镇前沁老区村的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畜牧养殖基地。

1.莆田“三黑”畜禽养殖:莆田黑猪、莆田黑鸭、丝羽乌骨鸡,俗称莆田畜牧“三黑”,以其稀缺的种质资源,受到重视和保护,又凭借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特别的口感风味,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莆田老区乡镇的“三黑”养殖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为养殖户增加了经济收入。

HYPERLINK636.png

“莆田黑猪、莆田黑鸭、丝羽乌骨鸡”(俗称莆田畜牧“三黑”)是福建省十大畜禽遗传资源之一,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图为位于荔城区新度老区镇的国家级遗传资源丝羽(白绒)乌骨鸡保护场。

 (1)莆田黑猪养殖:黑猪是独特的畜牧资源,“莆田黑猪”为全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之一,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肉质细嫩、肉香味美,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喜爱。革命老区城厢区是“莆田黑猪”的主要产地,拥有国家级保种场。

HYPERLINK843.png

城厢区是“莆田黑猪”的主要产地,拥有国家级保种场;“城厢黑猪”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丝羽乌骨鸡养殖:丝羽(白绒)乌骨鸡是我国特有的地方名贵鸡种,观赏性强,属药、蛋、肉兼用型良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在莆田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成为我市重要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莆田市通过科学保种、选育,提纯扩繁等方法,培育丝羽(白绒)乌骨鸡,提升市场竞争力,市场需求旺盛,为老区百姓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HYPERLINK1052.png

丝羽(白绒)乌骨鸡具有“雪白羽、丝绒毛、乌黑体、荔枝冠、青铜耳”等特征。图为荔城区新度老区镇国家级丝羽(白绒)乌骨鸡保护场。

 (3)莆田黑鸭养殖:“莆田黑鸭”是全国唯一的黑色羽毛蛋用型鸭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莆田黑鸭主要生长于我市沿海地区的平原和海滩,适应性强、产蛋量高、肉质鲜美,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正得到保种保护。

HYPERLINK1223.png

莆田黑鸭为全国唯一的黑色羽毛蛋用型鸭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2.生猪养殖:莆田生猪养殖在发展“莆田黑猪”的基础上,也引进其他品类生猪。2024年全市生猪出栏60多万头,肉产量4.84万吨。革命老区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均有较大规模的生猪养殖。位于仙游县园庄镇东坪老区村的莆田市天宇畜牧有限公司和荔城区北高镇山前老区村的莆田市飞成养殖有限公司等成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涵江区“涵江生猪”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HYPERLINK1451.png

秀屿区东峤镇前沁老区村自动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场。

3.家禽养殖:除生态保护区和禁养区外,莆田市建有家禽养殖场80多个,保障全市市场需求和对外销售。2024年全市家禽出栏达3000多万头。位于城厢区灵川老区镇的莆田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和莆田天顺利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目前全市产能最大的肉鸡、蛋鸡养殖场,其中莆田温氏家禽有限公司2024年上市肉鸡700多万只,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城厢区“城厢鲜鸡蛋”、秀屿区“秀屿肉鸭”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HYPERLINK1677.png

莆田天顺利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蛋鸡),存栏蛋鸡80万羽,年产鲜鸡蛋1万多吨,年各项销售收入达1亿多元,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并注册“顺顺哒”商标。

HYPERLINK1764.png

图为仙游县大济镇北山老区村的莆田市增光开发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场,日产鸡蛋5万多枚。

HYPERLINK1807.png

莆田也是番鸭的主产区。图为灵川镇柯朱老区村番鸭养殖场。

HYPERLINK4526.png

位于仙游县大济镇乌石老区村的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蛋鸭养殖、蛋制品研发等为主,其生产的无铅松花皮蛋、咸蛋产品远销海内外。“仙游皮蛋”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图为该公司皮蛋加工车间。

4.牛羊养殖:莆田市拥有纵横交织的山脉,波状起伏的丘陵,错综其间的河谷沟渠和广袤肥沃的平原,为牛羊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我市牛羊主要以散养为主。位于仙游县园庄镇后蔡老区村的仙游龙山原生态养殖发展专业合作社为全省养殖规模最大的山羊养殖场;仙游县西苑乡白岩村、涵江区新县镇外坑村、秀屿区南日镇鳌屿村等老区村都有优质黑山羊和黄牛养殖,为当地养殖户带来较可观的经济收入。

文字文稿30.png

图为莆田最早成立苏维埃政府的革命老区村——新县镇外坑村的黄牛养殖场。

HYPERLINK4532.png

图为仙游县西苑乡边远的白岩老区村黄牛养殖场。

HYPERLINK4534.png

图为荔城区北高老区镇的黑山羊养殖场。

HYPERLINK4536.png

图为秀屿区南日镇鳌屿老区村的黑山羊养殖场。

供稿:莆田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编辑:宋颖

摄影:许武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