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青竹刻是指用薄似纸张的竹皮不同层次颜色表面,融雕刻书画、诗文、印章、造型于一体的工艺技法。作为一种技法的代名词,留青竹刻已有百年历史,从最简单的阴阳雕法,发展演变至今,留青竹刻的雕法,已囊括陷地阳文雕、留阳去阴雕、薄文皮壳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许这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补的刀法,才是留青竹刻最迷人的艺术魅力所在。
雕刻,是立体而富有层次的,在勾勒出轮廓以后,需要将竹皮的层次、深浅逐一做出分类。竹刻是手上功夫,又属于微雕类型,故而在雕刻时,通常使用手臂用力,手腕控力的毛笔字用法。在竹皮上雕刻,犹如拿着一把刻刀,在一张自带弧度的画纸上作画,所有的弧形转弯,都需要手指来控制刀的平衡,并将笔墨意韵的干湿浓淡的应用于刀法之中,在竹片薄如蝉翼的青筠上抒写性灵,挥洒意气,故其作品凸显三维特点,形神兼备,拥有书画笔墨的底蕴。
2014年,莆田留青竹刻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