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九鲤灯舞
2025-03-2415:39:34来源: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莆田九鲤灯舞是一种“俳优歌舞杂奏”的丰富多彩杂剧和歌舞表演艺术。源于唐代,成于宋元,盛在明清,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九鲤舞以舞弄九种鱼灯而得名,但并非都是鲤鱼灯,以蛟灯为首,蛟为龙属,能率众鱼飞。其次为鳌灯、鳜灯、鲈灯、鲡灯、鲤灯、鲫鱼灯、花鱼灯、金鱼灯。其中金鱼灯列为末位,动作表现迟缓、呆笨,横冲直撞,逗人生乐。鱼灯制作采用传统竹片条制法,工序繁多,制作难度高,既要有鱼的灵动性又适用于舞者生猛的演绎。

莆田九鲤灯舞在莆仙地区歌舞艺术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经过不断的演化和变革,具有江南柔媚姿势的舞技,又有北方阳刚气势的艺术,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传承历史在全国其他歌舞艺术中实属罕见。2008年, 莆田九鲤灯舞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