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环(1376—1414年),字崇璧,号纲斋,九牧林后裔,莆田城内赤柱(今城厢区英龙街)人。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过目成诵”、“百问百答,援笔立就”,“文章已为人所重,求者相踵”。
明永乐四年(1406年),林环廷试第一,钦点状元。传说殿试时永乐皇帝出了一个对子“日明月明日月齐明大明天下”,令林环作对。林环略为思索,对曰:“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听了大加赞赏,授翰林修撰。永乐五年(1407年),升侍讲。林环学识渊博,在皇帝面前讲课,或为太子上课,条理清晰,“音语洪亮”,甚受永乐皇帝爱重。林环的主要贡献,在于参与修纂《永乐大典》,为《书经》总裁官。林环曾两次任礼部会试考官,他秉公办事,举贤荐能,“所取多为真才”,“声名籍甚”,一时儒硕也对他寄予厚望。林环的忠心、博学和机敏,为成祖所器重,“常侍帝侧”,出谋献策。成祖每次出巡,都让他随从。永乐八年(1410年),成祖亲征鞑靼,击败阿鲁台,林环上《平胡诗》1200言;次年六月,再征鞑靼,凯旋告庙;永乐十二年(1414年),林环随从成祖征瓦刺,途中染病,至北京卒,终年38岁。
林环善诗文,著作颇丰,著有《纲斋诗文集》22卷。他主张“诗以道性情者也”,以“理性情为本”。后人赞其诗“清思异质,藻而不浮,朴而不枯,极诗家音色之妙”。林环又工书法,擅长狂草。
(供稿:莆田市委党史方志室方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