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长卷宏图起 ——城厢区久久为功探索木兰溪两岸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
2024-12-1315:32:10来源:莆田通讯

金秋十月,漫步木兰溪畔,碧水安澜,白鹭翩飞。踏上千年古陂——木兰陂上,放眼城厢大地,“六园千亿”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加快推进,10条重点产业链竞争力稳步提升;一曲曲惊艳的城市“蝶变曲”在木兰溪畔奏响,老城更新与新区开发同步并进,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互促共生;住房、就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掷地有声,一项项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25年前。2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推动木兰溪治理。此后,历届党委政府、干部群众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接续奋斗,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水故事”。


治理为先 久久为功护好“生态圈”

地处木兰溪中下游的城厢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有各级河道68条,总长约336公里。近年来,城厢区坚持高位推动,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强化整合区直部门、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力量,不断完善“河湖长带头治、人大代表联动督、政协委员协同守、纪检监察专项巡、民间力量合力护”的多方守河护水格局,搭建涉水部门交流、专家智库合作、社会各界参政等平台,共解治水难题。

城厢区以数字化提升河湖管理现代化水平,精心打造“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生态水系。汇聚河湖数据资源10万多条,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做到一图统抓、统揽、统督、统办,形成“巡河、发现、交办、反馈”全程闭环工作流程。同时,搭建河长综合管理平台,区河长办专人跟踪巡查及办理情况,促进问题销号清零。

数字化赋能,让“治水”变“智水”。城厢区实施数字化、信息化“点上监测﹢面上监控”,在主要河段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18座,在各村居交界断面设置监测点100个,常态化监测11个省市级乡镇交接断面水质,累计收集并处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100余个。

依托移动客户端开展巡河,城厢区实现“一个系统、全民参与”的智慧治水大格局。常态化开展每月20日的“河长日”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巡河护河超13000人次;3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16条市级、区级河道挂钩,协助各级河(段)长巡河;成立7支共400多人的巡河护河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公益志愿服务。

守护一溪碧水,科技手段也必不可少。城厢区河长办及7个镇街均配置无人机,规划出智慧巡检航线,智能记录河湖全线生态信息,实现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及分析一体化作业,拓宽巡河范围、提高巡查效率。

多年来,城厢区一以贯之全面深入推行河湖长制,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延寿溪城厢段、莒溪入选2023年首批市级幸福河湖名单,河湖长制考评连续6年名列全市前茅,荣获2023年全市河湖长制正向激励县区,连续两年在全国基层河湖保护监管能力培训班上作典型经验发言。木兰溪流域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木兰陂获评首届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十大标杆景区。


发展为要 园区赋能打造“产业圈”

木兰溪畔热潮涌。秋高气爽,正是施工好时节。位于樟林片区木兰大道南侧的中电科创城核心区项目,几百名工人正热火朝天劳作。作为城厢区“六园千亿”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产业园,华林与太湖两大工业园区的关键连接点,该项目一期C、D两个地块项目建设正在快速推进,预计明年一季度竣工。

产业兴,则经济兴。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城厢区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在华林、太湖两个传统园区的基础上,探索以点状、分布式、组团式的产业空间形态,建设中电科创城、西许“专精特新”产业园、富力智造产业园、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太湖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钟潭工艺小镇等“六园千亿”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拓展产业集群发展空间,抢占新领域新赛道。

在推进项目过程中,城厢区创新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临门一脚”项目攻坚、“夜议夜谈”等机制,优化完善并用活重点项目“模拟审批”“五证同发”新模式,通过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措施,缩短项目审批时限,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同时,确定  10条重点产业链,采取一产业链一专班,对标施策、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拉满能量条,奏响奋进曲。樟林桥头,华林经济开发区跑出“加速度”;木兰溪边,城厢区商务大楼打造一流建筑业发展平台;城区内,万达广场、喜盈门、西城国际等楼宇经济活力尽显……兰水灵动产业强,在秋日胜景里释放着澎湃动能。


民生为本 办好实事构建“宜居圈”

秋日,位于城港大桥两侧的治水英雄园里,350多米长的钢结构亲水栈道蜿蜒,不少市民漫步栈道,欣赏沿途景色,在花香中悠游。露营、品茶、野餐、放风筝……在木兰陂公园,大批的市民在享受惬意时光。

近年来,城厢区大手笔规划、大投入建设、大力度推进园林绿化建设,绿道、泗华郊野公园、木兰陂公园、绶溪公园等围绕着木兰溪布局,绿水青城、碧空蓝天、生态家园,一步一美景。

逐水而居,依水建城,不经意间,一溪两岸连片发展,城市框架已然拉开。安居是民生之本。城厢区坚持“一溪两岸多组团”发展,以木兰溪为发展轴,加快推进樟林、万达南、坂头、木兰铁岭等新区综合开发,同时完善教育、交通、商贸、休闲等功能,打造木兰溪沿线标杆区、示范片。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城厢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优化公共服务,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为老百姓托起“稳稳的幸福”,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去年,城厢区高质量完成58个各级惠民实事和民生三个“十大工程”项目,有力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社会事业实现新突破。

木兰溪水幽幽,城厢已然走出一条人水和谐共生、特色鲜明的河湖治理之路。荡漾碧波是最亮丽的生态底色,幸福河湖在这片土地上不断铺展美丽画卷,而在她的滋养下,城市更美、产业更旺,人民也更幸福。


(作者:城厢区融媒体中心  许文泉 陈 颖)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