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妈祖文化
一方心灵原乡的神圣感召——聚焦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
2024-11-1920:27:30来源:湄洲日报

昨日,莆田湄洲妈祖祖庙,一位外籍女子在妈祖石雕像前表达对妈祖的敬仰。

祖庙寝殿前,“天下妈祖回娘家”掀起阵阵热潮。

大爱和平,文明互鉴。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今天在莆田市湄洲岛启幕。作为妈祖文化发祥地,巍峨壮观的湄洲妈祖祖庙再次吸引海内外目光。

  第十六站  湄洲妈祖祖庙


  湄洲日报社、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和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联合举办“天下看妈祖”全国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全景聚焦分布于十个省(直辖市)的十六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妈祖宫庙。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


  传承千年的妈祖文化从这里出发,分灵全球的妈祖像由此启程,“立德、行善、大爱”妈祖精神远播四海。这里就是湄洲妈祖祖庙,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全球亿万妈祖敬仰者的心灵原乡。


  历经千年岁月,湄洲妈祖祖庙现有西轴线和南轴线两大仿宋风格的建筑群,依山傍海,气势恢宏,每年超过200万名敬仰者前来旅游朝圣。


  世界首座妈祖庙


  妈祖,原名林默,福建莆田人,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廿三出生,北宋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因救助海难,献出生命。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乡民感念妈祖恩德,在湄洲岛上立庙祭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湄洲妈祖祖庙董事长林金赞介绍,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始建年代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祭拜规格最高的妈祖庙,是世界各地上万座妈祖庙的祖庙。


  湄洲妈祖祖庙现有的建筑群,沿着风光旖旎的海岸线依山势而建。从祖庙山脚的大牌坊拾级而上,来到圣旨门。此处为纪念历代皇帝褒封妈祖颁布“圣旨”而建,正中悬挂“圣旨”竖匾。从宋至清,妈祖先后36次受到朝廷褒封,封号由“夫人”“妃”“天妃”直至“天后”,成为历代受封次数最多的女神。


  在祖庙寝殿,记者看到,来自海内外的妈祖敬仰者络绎不绝。寝殿正中央,奉祀的是宋代妈祖金身,上方悬挂着一块清朝雍正皇帝御笔亲书的“神昭海表”匾额。


  从祖庙山往南轴线的下方走去,宽敞的天后广场映入眼帘。天后广场于2001年建成投用,为举办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祭典等大型活动提供了场所。


  妈祖圣地,佳音频传。2006年,妈祖祭典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湄洲妈祖祖庙还获批成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


  全球“粉丝”超3亿


  在祖庙南轴线天后殿内,宋朝出使高丽得“朱衣著灵”庇佑的路允迪,明朝七下西洋推动妈祖文化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郑和,清朝得妈祖“师泉”助力、收复台湾的施琅等历史人物塑像伫立两侧,诉说着妈祖文化由祖庙漂洋过海、远播五洲的故事。


  莆田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千百年来,妈祖文化随商贸、航运、移民等逐渐传播至海内外。600年前,明代航海家郑和敬奉妈祖为航海保护神,每次出海前都要朝拜妈祖,还曾奉旨到湄洲妈祖祖庙御祭。“宋代坤灵播,湄洲圣迹彰。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清代进士庄俊元作诗赞颂。


  截至目前,湄洲妈祖已分灵至50个国家和地区,敬仰者逾3亿。湄洲妈祖祖庙入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文物点。


  妈祖文化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台湾现有妈祖敬仰者1600余万人,占当地总人口2/3。妈祖文化以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不断推动着两岸同胞之间的交流。1987年,来自台中大甲镇澜宫的200多名台胞由第三地借道到湄洲岛进香,打破了两岸隔绝的“坚冰”。1989年,宜兰县苏澳南天宫董事会组织20艘渔船200多名台胞从海上直航湄洲岛,开创1949年以来两岸大规模民间直航的壮举。199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超百日,经过19个市县,朝拜民众1000多万人次,轰动一时。


  “这是妈祖石雕巨像,面向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的台湾也有一尊一模一样的妈祖雕像……”每当带领游客游览祖庙时,定居湄洲岛的台胞王淑华都会绘声绘色地讲解。王淑华的父亲王铭记和舅舅陈金章,正是1989年“直航之旅”的亲历者。受家人的影响,王淑华在2021年初再度来到祖庙后,决心留下来发展,续写家族的妈祖情缘。


  文化盛事频“出圈”


  天下妈祖,祖在湄洲。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前后,海内外妈祖敬仰者都会跨越千山万水恭送分灵妈祖回到莆田,回到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俗称“天下妈祖回娘家”。


  去年,为期10天9夜的湄洲妈祖巡安莆田全境活动举行。所到之处,人潮如织、人声鼎沸、人气火爆……


  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充分发挥祖地优势,以“天下妈祖回娘家”和“湄洲妈祖巡天下”两大品牌活动为主线,加强与世界各地妈祖宫庙的联系,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人文交流,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1997年以来,先后举办13次“湄洲妈祖巡天下”活动,足迹遍布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反响热烈。


  “为了方便湄洲妈祖乘机搭船,公安部门开设绿色通道,为妈祖首次制作了虚拟身份证。”在湄洲岛妈祖源流博物馆,讲解员朱丽丽向记者展示妈祖的身份证及出行票据。该虚拟身份证号为350321096003237001。妈祖用这张身份证购票乘飞机、搭邮轮、坐动车,广受关注,多次“上热搜”。


  如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天下妈祖回娘家、湄洲妈祖巡天下、妈祖春秋祭祀大典等活动效应彰显,持续擦亮“妈祖故里 灵秀莆田”品牌。


  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大力推进妈祖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成妈祖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再现工程暨祖庙虚拟仿真三维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妈祖文化IP保护;继去年《妈祖祭典》团体标准发布后,今年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试点项目又获批立项;创建“湄洲妈”IP品牌,开发文创产品;携手打造的大型沉浸式数字光影秀《首见妈祖》于11月10日在天后广场大戏楼首映,进一步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15时,湄洲岛今年已接待游客数量达247.22万人次,已超过2023年全年旅游接待人数,彰显妈祖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今天,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上开幕,妈祖文化再次成为海内外嘉宾聚焦的热点。妈祖文化历经千年传承,已然成为跨越国界的文化符号,不断绽放新时代璀璨光芒。


  【延伸阅读】


  融合发展书新篇


  2023年9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及“妈祖故里”“妈祖等民间信仰”“妈祖宫庙”“妈祖信俗”“妈祖文化”,5处叠加聚焦妈祖。


  妈祖架心桥,两岸一家亲。如今,每年来到湄洲岛谒祖进香的台胞超过30万人次。湄洲岛成为大陆吸引台胞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今年8月起,由台资企业莆田市赞顺实业有限公司参与投资的全国首部妈祖文化主题大型文旅演艺《缘起湄洲》在湄洲岛上演。“因妈祖之缘,我来到湄洲岛,想为弘扬妈祖文化尽一份力。”该公司执行董事、台胞林保君说,未来将引进台湾演艺团队,把《缘起湄洲》打造成为两岸文旅融合示范项目。


  【“国保”档案】


  湄洲妈祖祖庙位于莆田市湄洲岛,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目前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妈祖宫殿群。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图:记者  郑已东 李俊华 刘永辉 蔡 昊 陈 斌    见习记者  黄嘉仪)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