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樵:史坛大家 孝廉遗逸
2024-09-1915:19:21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公众号

郑樵0.png

夹漈草堂山门(摄影丨蔡昊)


 福建东南部沿海,被誉称为“文献名邦”“壶兰雄邑”的莆田,南宋时诞生了一位著名的史学大家,他既不是史官,又没有收藏丰富的史料典籍,更没有史学家的家世和背景,然而他一生不应科举,致力于学术研究,撰写《通志》名扬天下。


 这位史学大家就是后来被誉为“夹漈先生”的郑樵。

郑樵155.png

郑樵石像(摄影丨陈建清)


 郑樵,字渔仲,宋崇宁三年(1104年)生于广业里下溪(今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广山村)。郑樵家学深厚,虽生活在一个科举备受重视的时代,却无意于科场,只是将毕生精力投入到读书做学问上。


 在郑樵多达千余卷的著述中,最著名者当推《通志》。这部两百卷的大部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三皇下至隋唐三千余年的历史,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三通”,说《通志》是一部当时的百科全书也不为过。

郑樵364.png

夹漈草堂牌匾(摄影丨林清华)


 郑樵著《通志》艰辛备尝,为了搜寻史料,郑樵两次背起行囊,独自一人前往东南各地求借书读。当时有人称“惟有莆阳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


 为了将《通志》修好,他离群索居,隐居山林,在幽僻的夹漈山上盖了三间茅草房开始著述。郑樵在草堂修史期间,朝廷六部使者三次以“孝廉”,两次以“遗逸”的名义,举荐他出山做官,郑樵俱辞不就,热衷于修史著书。


 他曾几次向朝廷献书,并求到秘书省翻阅书籍,为其修史著述做准备。宋高宗被郑樵的学识和见解所打动,授予郑樵右迪功郎,后改任潭州南岳庙监,回夹漈山继续著作。


 “寒月一窗,残灯一席”“冷风侵透,山雨打淋,虫咬蚊叮”,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郑樵倾一生之功完成了《通志》。

郑樵692.png

夹漈草堂(摄影丨陈剑清)

 读过此书或到过此地的人,无不为郑樵坚忍不拔的治学精神所感动。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慕名前来拜访郑樵,两人探讨儒学,谈论甚欢。吃饭时分,生活捉襟见肘的郑樵,虽有贵客光临,只能端出“四白”(即豆腐、白盐、白姜、白荞头)这样极其简单的食物待客。尽管食物粗劣,但是朱熹仍然很高兴地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对郑樵于苦寒中仍能刻苦钻研的精神越发敬佩。


 鲁迅在致曹聚仁的信中说:“渔仲(郑樵)、亭林诸公,我以为今人已无从企及。”梁启超评价说:“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竟天一彗星焉。”

郑樵947.png

夹漈草堂(摄影丨陈剑清)


 郑樵是一位纯粹的读书人。当他籍籍无名、穷困潦倒的时候,已经具有“敷陈古学,自成一家”的志向;当他书藏秘府、名满天下的时候,愈加专注著书。


 纵然一千多年过去,郑樵和他的《通志》依旧熠熠生辉,其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勤勉奋斗、一往无前。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