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 砺山寨反“清剿”斗争旧址
▲砺山寨反“清剿”斗争旧址
砺山寨反“清剿”斗争旧址,地处砺山寨风景区,位于仙游县度尾镇度峰社区砺山自然村,是重要的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地。
▲列入福建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砺山寨(又称砺巴寨)南寨门
砺山寨海拔500多米,位居岭西(今度尾)中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敌我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1949年4月,中共仙德工委在岭西开辟游击根据地,6月初,国民党仙游县调集1000多人兵力,兵分3路进犯岭西根据地。面对强敌进攻,在中共仙德工委领导下,仙德游击司令部转移至度尾后埔半岭,各游击队占领主要山头,控制交通要道,以砺山寨为屏障,阻止国民党军的进犯。
▲建立革命事迹陈列馆
▲老同志讲述红色历史故事
▲展示革命文物
面对数量上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发出“诱敌深入、后发制人”指示,中共仙德工委书记刘佐周等坐阵砺山寨指挥,抽调战斗经验丰富的游击队员充实作战队伍,采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游击战术,进攻接近游击队阵地的来犯之敌,歼灭逼退敌人;夜晚则迅速派兵包围山下度尾石牌兜,发动老区群众配合,佯攻骚扰敌人。次日,在敌人再次向砺山寨发起进攻时,游击队一面组织火力反击,并用巨石重伤敌人,一面派出小股部队与当地群众埋伏在附近山头袭击,大造声势。敌人不明虚实,收拢兵力狼狈撤回县城。砺山寨保卫战,游击队以少胜多,机智战斗,粉碎了敌人的“清剿”,巩固了岭西游击根据地。之后6月中旬和7月中旬,敌军两次进犯岭西根据地,皆被游击队击退,取得反“清剿”斗争的胜利。
▲加强红色文化宣传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合力支持下,度尾镇和砺山寨反“清剿”斗争旧址所在地度峰社区修建了砺山寨长达2公里的盘山公路,宣誓台、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革命事迹陈列馆,着力将砺山寨精心打造为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该旧址已列入福建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和红色旅游基地
(四十六)闽中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
▲闽中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灯炉寨)
闽中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灯炉寨),位于涵江区大洋乡崇兴村灯炉寨自然村,是重要革命活动地。
▲ 闽中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灯炉寨)旧貌(由市委党史方志室提供)
▲推进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利用
1949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在福州设防,闽中成为福州守敌必须控制的要地,闽中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大洋,成为敌人“会剿”重点。同年7月28日,国民党军纠集福清、莆田、永泰、仙游四县3000多人,从4个方向围攻大洋,妄图一举歼灭闽中支队司令部。在中共闽中地工委、闽中支队司令部和南下解放军先遣队的领导指挥下,支队司令部警卫营3个中队和解放军1个连约500人进行反“清剿”斗争。
▲列入市人民政府革命遗址保护项目
▲列入福建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7月29日,反“清剿”战斗打响。在百丈岭,解放军先遣队和游击队击退来自福清1000多名敌人多次进攻;在南岭和十八踏脚两处高地,阻截来自永泰和仙游各2个中队的敌人,保障支队司令部两侧和背部安全;在正面,抢先占领悬钟岭有利地形,迎击莆田1500多名敌人,激战一直持续到7月31日下午。国民党军死伤50多人,解放军和游击队员伤亡8人、被捕6人、群众被杀2人。在敌我力量悬殊情况下,闽中支队司令部率队主动撤到莆(田)永(泰)边山上,驻扎灯炉寨,在灯炉寨、乌石山附近活动。
▲展厅一角
▲展示革命文物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大洋乡和闽中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所在地崇兴村,筹集了300多万元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利用和建设资金,对旧址进行整体修缮保护和革命事迹展陈,聘请专职讲解员,争取管护资金,并配套建设周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该旧址已列入福建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旧址所在的崇兴村依托红色资源成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
▲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四十七)苏华革命事迹陈列馆
▲苏华革命事迹陈列馆
苏华革命事迹陈列馆,位于涵江区萩芦镇官林村头份自然村,是历经百岁人生、女中豪杰苏华的出生地。
▲展厅一角
▲展厅一角
苏华(1908.3—2008.4),原名黄德馥,后取中华苏维埃之意改名苏华,是一位从挣脱封建包办婚姻的童养媳成长为坚定共产主义战士的坚强女性,为党的革命事业矢志不渝、奋斗一生,被中共福建省委赞誉为“我省的革命功臣和妇女解放先驱,是八闽巾帼的英杰。”
1930年,苏华开始革命生涯,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委员、闽中工委委员、莆田中心县委书记、福建省委委员等职。1941年冬,调到省委机关负责政治交通工作,常年奔走于闽北、闽江和闽中之间,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不惧艰险,翻山越岭,穿行于敌顽之中,建立了一系列地下交通站,开辟了著名的“地下航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福建省总工会女工部部长、省妇委书记、省妇联主任兼党组书记等职,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其丈夫为中共闽中特委书记、革命烈士王于洁。
▲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萩芦镇和苏华革命事迹陈列馆所在地官林村,筹集了200多万元省、市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利用和建设资金,对苏华革命事迹陈列馆进行整体修缮保护,积极建设红色教育基地。该陈列馆已成为福建省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弘扬革命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供稿:市老促会 市委党史方志室
编辑:宋颖
摄影:许武 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