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区看遗址(第十期)
2024-05-1719:11:10来源:

(二十八)珠江联络站旧址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3.png

▲珠江联络站旧址

珠江联络站旧址三座厝,位于秀屿区东峤镇珠江村宫前自然村,是革命战争年代莆田沿海革命据点之一,为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闽中地方组织和游击队领导人林汝楠的故居。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09.png

▲珠江联络站旧址近景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22.png

▲列入莆田市政府革命遗址保护项目和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1929年,中共莆田县委委员吴承斌在珠江成立中共珠江支部,戴天宝任书记,委员有林文忠、林姜堂、林文凤。之后,中共珠江支部 在三座厝建立据点,发展革命积极分子加入莆田沿海游击队,参与开展武装斗争。1940年,三座厝林焕章加入闽中海上游击队后,奉命留在地方担任交通联络员,负责接待闽中革命同志上下往来和护送等工作。从此,三座厝成为莆田沿海的重要联络站。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335.png

▲讲述红色故事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345.png

▲感悟红色精神

1943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在中共闽中特委书记黄国璋,中共闽中特委委员兼莆田县委书记张伯庭等陪同下到莆田沿海等考察革命据点,为省委机关南迁闽中做准备,到过三座厝联络站。1946年11月,中共闽中特委派特委委员林汝楠回莆田协助中共莆田县委负责人杨杞松整顿恢复莆田沿海基层党组织,在珠江发展了一批新的革命力量加入武装队伍,开展革命斗争。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533.png

▲设立红色讲堂

珠江联络站旧址(三座厝)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三座厝参加革命的人员中有6人为了闽中革命事业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近年来,东峤镇和珠江联络站旧址所在村筹集了300多万元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资金,对旧址进行修缮,并与三座厝23户族人代表全部签订协议,完成搬迁。目前,该旧址已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2022年以来,有近百个省内外单位团体约2万人次来此参观学习和开展党日活动。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737.png

▲弘扬光荣传统 激发奋进力量
(二十九)五座厝交通站旧址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768.png

▲五座厝交通站旧址

五座厝交通站旧址,位于仙游县大济镇尾坂村五座厝自然村,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闽南特委为加强闽中各县党组织的联络所建立的重要革命据点。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847.png

▲五座厝交通站旧址近景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861.png

▲立碑保护

 1943年春,中共闽南特委为在仙游开辟新的据点、打通路线、加强闽中各县党组织之间的联络,派傅德标到仙游西区建立活动据点。首先,在善化(今大济)尾坂五座厝陈尧家中建立地下交通站,之后又发展了三会、仙门(龙华坝头)两个联络点,开辟了莆田、仙游、永春、德化之间的交通线,为中共福建省委南迁闽中打下良好群众基础。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028.png

▲宣讲红色革命历史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040.png

▲部分展厅一角

近年来,大济镇及尾坂村围绕“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在五座厝交通站旧址建设集革命战斗遗址纪念馆、大济农特产品展销及文创产业等为一体的党建文创产业基地,弘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147.png

▲打造红色展馆,赋能乡村振兴
(三十)坝头联络站旧址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176.png

▲坝头联络站旧址

坝头联络站旧址,位于仙游县龙华镇红旗村坝头自然村,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闽中特委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打通交通路线而建立的重要革命据点。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258.png

▲坝头联络站旧址旧貌(由市委党史方志室提供)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283.png

▲立碑保护,闽中革命老同志,省政协原副主席、省老促会原会长许集美为坝头联络站旧址题字

1943 年 4 月,国民党建阳警备司令部根据部署,抽调兵力分四路“会剿”中共福建省委驻地──闽北和建(阳)松(溪)政(和)地区,切断了中共福建省委与党中央、华中局以及闽中、闽东、闽西北、建(阳)松(溪)政(和)各基本地区的联系,形势日趋严峻。此时闽中地区的局势相对安定,为继续领导全省各地的抗日反顽斗争,1943年9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将省委机关南迁闽中地区。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517.png

▲展示红色历史

1944年1月,中共闽中特委先后派出一批干部分赴各地,开辟隐蔽据点,建立交通站、联络站。要求每隔三五里建立一个小分站,十里八里建立一个大站,红旗村坝头联络站就是当时由傅德标、陈尧建立的。坝头联络站的建立,为开辟莆田、仙游、南安、晋江、泉州、惠安、永春等地的交通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674.png

▲部分展厅一角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684.png

▲推进红色展馆建设

为留存红色记忆,活化红色资源,近年来,龙华镇及红旗村先后投入80余万元资金,完成了旧址整体结构加固、墙面粉刷、广场修复、展室陈设等项目,积极创建红色教育基地和特色研学基地等。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786.png

▲积极创建红色教育基地

(三十一)林刘交通站旧址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813.png

▲林刘交通站旧址

林刘交通站旧址,位于仙游县钟山镇朗桥村林刘自然村,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闽中特委在中共福建省委南迁闽中期间建立的重要革命据点。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1888.png

▲立碑保护,列入莆田市政府革命遗址保护项目

中共福建省委南迁闽中活动期间,中共闽中特委开辟了多条交通线路,1943年9月至1944年6月,在钟山朗桥村林刘自然村也开辟了地下交通站,为省委领导 、特委领导及其机关工作人员转移过境、安全护送提供保障。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2016.png

▲建设红色展馆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2026.png

▲收集革命文物,丰富红色展陈

林刘交通站旧址,为单层土木结构的民房,近年来,钟山镇及朗桥村着力打好红色资源品牌,修缮保护革命旧址,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结合该村处于钟山麦斜岩景区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生态风光,让“红色+绿色”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2024.5.16走进老区看遗址(十)2165.png

▲打好红色资源品牌,与旧址所在村绿色生态风光相融合,推进乡村振兴


供稿:市老促会 市委党史方志室
编辑:宋颖
摄影: 许武 宋颖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