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区看遗址(第一期)
2024-02-2009:20:20来源:

      【编者按】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印发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老区故事,莆田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民政局(老区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各县(区、管委会)老促会、民政局(老区办)等联合开展“走进老区看遗址——莆田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摄影图片展”系列活动,利用线上线下传播载体,积极反映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在红色文化遗存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着力提升红色文化遗存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效果,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全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一)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


新建 DOC 文档404.png

▲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哲理钟楼)

  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即哲理钟楼,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仓后路55号,原名映雪楼,创建于1899年,为美国教会办的莆田哲理中学教员宿舍楼。哲理中学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现代学堂,是闽中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莆田是当时闽中地区除泉州之外唯一有高中部学校的县,吸引了永春、德化等地的学生前来求学。


新建 DOC 文档576.png

▲哲理钟楼学生学堂场景一角

  1926年2月,莆籍中共党员陈国柱在哲理钟楼创建闽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莆田党团混合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成为点燃莆田乃至整个闽中地区的革命火种。哲理钟楼,是中共闽中地方组织的诞生地、闽中革命的摇篮,也使莆田成为福建最早成立中共地方组织的三个地区之一。


新建 DOC 文档721.png

▲1926年2月,莆籍中共党员陈国柱在哲理钟楼宿舍内召集陈天章、陈兆芳、吴承斌、吴梦泽、陈德来等思想进步学生开会,代表党组织接收他们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布成立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


  莆田市各级党委政府拨出专款对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哲理钟楼)进行修缮保护,尤其是2021年,在市委的推动下,拆除影响其风貌的东侧一座1480平方米危楼,投入600多万元完善设施,新建钟楼前广场、开通西侧通道、整修停车场等,并专此向全社会征集革命文物和珍贵历史图片资料,精心设计布展,抽调党校教师担任义务解说员,成为全市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新建 DOC 文档1000.png

▲前言大厅一角

新建 DOC 文档1010.png

▲部分展厅一角

      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哲理钟楼),目前已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福建省委党校教育基地、福建省首批老区精神教育基地和全市唯一入驻人民网“红色云展厅”的教育展馆。2022年开馆至今,接待了700多个单位,参观人次达3万余人。

新建 DOC 文档1144.png

▲成为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

新建 DOC 文档1164.png

▲感悟红色历史,牢记初心使命


(二)陈国柱故居

新建 DOC 文档1190.png

▲莆田(闽中)党组织创建者——陈国柱故居

  陈国柱是莆田(闽中)党组织的创建者,1921年考入厦门大学,1924年随进步师生转到上海创办大夏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奉中共中央指示回福建开展建党工作。他以母校哲理中学教学为掩护,培养进步学生,发展党团员,在哲理钟楼建立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创建了福建最早的三个中共地方组织之一,为莆田乃至闽中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陈国柱为了党的革命事业转战南北,用矢志奋斗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爱党信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新建 DOC 文档1449.png

▲莆田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7月隆重纪念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成立85周年,支部创建者陈国柱的故居作为系列活动参观学习点之一,图为讲解员在其故居为参观人员讲述陈国柱革命事迹

      陈国柱故居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王西自然村,始建于清初,现存建筑为清末重建,建筑坐北朝南,为传统五厢房结构,前连九华叠翠,后拥苦竹禅寺,占地面积约14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60平方米,室内陈列着陈国柱及其胞兄陈国桢烈士的生平事迹和有关革命文物。

新建 DOC 文档1668.png

▲陈国柱故居内景

新建 DOC 文档1679.png

▲陈国柱革命诗词(展厅一角)

  莆田市各级党委政府多次拨出专款对陈国柱故居进行修缮保护,建设陈国柱、陈国桢烈士革命事迹陈列馆,加强日常维护管理,聘请义务讲解员,目前已成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福建省第一批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等。


新建 DOC 文档1812.png

▲聘请义务讲解员常年讲解

新建 DOC 文档1827.png

▲设立陈国柱、陈国桢烈士革命事迹陈列馆(部分展厅一角)

  陈国柱故居是莆田红色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广大党员和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自2011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至今,接待的参观人数已达12万多人。


新建 DOC 文档1942.png

▲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培育红色旅游品牌


(三)中共上宫支部旧址

新建 DOC 文档1975.png

▲中共上宫支部旧址(馨山书院)

  中共上宫支部旧址即馨山书院,位于仙游县游洋镇兴山村上宫自然村,始建于宋,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1898年戊戌变法后在此兴办馨山学堂,为莆田市四大书院之一。1927年4月,在反革命政变的血雨腥风里,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陈国柱从莆田城内秘密转移到上宫开展革命活动,在这里建立了仙游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上宫支部。支部成立后,创办夜校传播马列主义,发动农民组织农会,开创古邑第一个红色基点村,同年12月,中共仙游县委诞生,陈国柱任县委书记,星火成炬,为推动仙游革命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建 DOC 文档2238.png

  ▲中共上宫支部旧址(馨山书院)(旧貌)


新建 DOC 文档2262.png

▲1927年4月,陈国柱到上宫后发展了林锦棠、林步庭等6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与之前其在莆田哲理中学培养入党的2名学生邱光兆、林锦如,在馨山书院建立了仙游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上宫支部,书记林锦棠

新建 DOC 文档2361.png

▲设立上宫讲堂,宣传仙游革命历史

  多年来,省、市、县财政都拨出专项资金对中共上宫支部旧址(馨山书院)进行修缮保护,特别是2019年以来,仙游县委县政府本着修旧如旧原则,以“高起点、高规划、高质量”对该旧址进行改造提升,先后投资2600多万元进行旧址主广场提升改造、环旧址山包、红色长廊展示馆等建设,革命旧址焕发出新时代光彩。


新建 DOC 文档2528.png

▲中共上宫支部旧址(馨山书院)内景

新建 DOC 文档2548.png

▲部分展厅一角


  中共上宫支部旧址(馨山书院),已成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现场教学点,并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福建省第一批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等,每年可接待3万多人参观。


新建 DOC 文档2660.png

▲建设中共上宫支部培训中心,发展红色旅游

新建 DOC 文档2683.png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供稿:莆田市党史方志室  莆田市老促会

                                                        编辑:宋颖

摄影:许武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