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编研论述
莆田大会山千亩古茶园遗址考
2023-10-3116:36:33来源:

      唐时,方山露芽享有盛名,是福建最早的贡茶。宋代广业山区种茶、饮茶习俗盛行,大会山周围曾出仕过几任茶官。近年来,新县镇墘顶村

民胡立杰在山上养黑羊,在大会岭滴水岩古驿道旁发现了多丛本地野生茶树及山崖上的层层古磳田,引起我们对大会山这座古代茶山的探究。

      一、大会山的自然地理

      大会山在莆田市北部,古邑新县广业里与清源西里交界处西。唐时属于闽县,后属于长乐县长乐西乡。宋时才属于兴化军兴化县,凤团溪环

绕其北东南三面。大会山属戴云山余脉东北延伸部的莆田市区北面的丘陵地带,海拔150—570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常年

雨量超过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22℃,空气中湿度高,山上土壤以黄棕壤、黄红棕为主,PH值5.0—6.5,土壤中含沙砾,适合岩茶的生

长,是茶叶生长的“黄金纬度带”。大会山坐北朝南,茶树受东南晨日之光,常年云雾缭绕,白天阳光直照温度高,夜里山势高气温低,昼夜温

差大的山地可以提升茶叶品质,使得大会山成为莆田最古老的茶区和福建最早贡茶方山露芽的发源地。

      唐贞观年间,方叔述从祖地皖南绩溪大会山迁入莆田,家族聚居于此,始称“方山”,亦按安徽祖籍地称“大会山”。方叔述居大会山中教

习,见地少人多,而山上常年云雾弥漫,乃是得天独厚的天然产茶之地,遂引进种茶之道。起初无人响应,阁老遂生一计,取一簸箕白银埋于山

中,并刻字于石上,古谚曰“银在阁老脚”。不久,乡人来此占山,掘地开荒,千亩茶田由此开始。

      二、大会山古茶田的现状

      大会山是笔架山三座峰的总称,左乾峰,右莲峰,中间是壶妪峰。壶妪峰之西麓有小峰,山巅有四角见方之平石,乡人称之“方山”。峰下

百步至虎蹲冈,有仙人泉出焉。《唐·地理志》载:域内有茶,土贡。现存有层层叠叠的石砌梯田状山田,全被密林所覆盖。大会山独特的地理和

生态,决定了方山露芽的绝佳品质。

      大会山有条重修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的大会岭古道。进入大会岭,唐宋石筑茶田层层叠叠,海拔在319—570米,古道两旁发现散落孑

遗根系发出来的古茶树十几丛。岭道石碑处,峭壁小至0.5米见方都是石筑茶田。在海拔240米的广林院(莆田方言谐音“贡茶院”)西320余米

一坡处,发现四丛孑遗古茶树。古茶树最高的一株高3.5米,直径6厘米。据梅洋茶厂资深茶专家陈剑明与台湾大禹岭制茶大师邱世宗推断,四丛

古茶树为本地特有品类茶树。其中一棵大茶树单丛茶树头直径约80厘米。古民居旁及半山处,也发现了约30丛乔木大茶树。

      宋代王彦辅《麈史》:兴化府“茶始生嫩者,为枪寖。大而开,为一旗。过此则不堪矣。”广业山区红壤及砂砾山地有利茶生长,加上日夜

温差大,多雾,利于茶多酚的累积,茶质佳。目前,大会山留存的茶树为乔、灌类大叶种茶树,在唐代是一种特别优良的茶树,适宜制作抹茶,

比现在的福云系列茶树植株高大了许多,花与果类似。我们去时,见老叶墨绿,新芽黄绿长而舒展,晨时含露丰盈,方寸之间,一派生机。现有

散布的古茶树品种,符合方山露芽的品种特性,此或是古人命名“方山露芽”的原因。2022年9月,台湾大禹岭制茶大师邱世宗到达实地考察,

并现场制作、品鉴方山露芽,认为品质优良,茶泡丰富,生津润喉度极高。

      三、方山露芽与大会山古茶园的人文历史

      宋代蔡襄《光禄少卿方公(偕)神道碑》:“唐泉州刺史取述者,练之苗裔。”按“取述”当“叔述”之误。乾隆《福州府志》亦载:“唐贞

观二年(628),方叔述任泉州刺史。”方氏族谱亦载:唐时方叔述官泉州, 后居莆田方山,后裔称“方山方”,居大会山百俊。据唐朝贡茶制度

,贡茶“方山露芽”应由刺史方叔述主办。唐宋时期,百俊方氏与薛、郑、林、余等兴化县大姓在此创办书院。此处茶田,乡人称之为方山(海

拔540米)。因贡茶种在方山之上,嫩芽含露,得名方山露芽。广业里茶兴于唐,盛于宋。大会山唐宋茶园就是在这人文背景下形成的,并延续

到明清时期,一直没有断代。

      唐上元初年(760),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系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方山露芽被陆羽写入《茶经》,在时间、地点

上都契合。唐朝开启了官营官管贡茶制度, 本质是一种实物税制。从古代行政隶属上看,大会山在隋代隶属建安郡闽县,武德六年(623)从闽县

析出属泉州(今福州)长乐县长乐乡清源里。圣历二年(699),析长乐县南部八乡置万安县(今福清)。唐天宝元年(742),万安县更名福

唐县,改福州都督府为长乐郡。唐末,福唐县长乐乡人口激增而拆为长乐东乡和长乐西乡。宋初,拆福唐县长乐西乡清源里归兴化县。大会山隶

属兴化县长乐乡清源西里莲峰屯。此地在古时方氏所居的方山山阴,同一地理位置在不同时期的归属,是方山露芽在典籍所记载位置不同的原因

      唐僖宗光启年间,王潮占领泉州,又挥师东面,派王审知攻清源里狼山贼帅薛蕴,改狼山为王山(现隶属涵江区大洋乡昆山村),驻军之地

称军地。王氏在此设龙焙监。其义子周彦琛(王延禀)带领部属在转头山一带开垦蹭田,茶园进一步扩大。山间留下大量石碓,故称碓头山,又

称转头山。有谚语云“旧厝后周太子”“山仑倒,太子回,回到碓头山旧厝后”。

      王审知部属到来后,种茶和制茶技艺进一步完善,将本地的方山露芽和域内的蜡面茶制成贡茶。王审知常年向唐王朝进贡茶叶和橄榄,大会

山中的“王山”地名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广业山区素有“山中佛国” 之称,以大会山为中心,周围有55座寺。唐朝始,禅茶文化盛行,寺院兴则茶兴。唐朝中后期寺院遍布福建各郡

县,多数寺院皆有茶圃。宋代兴化军(莆田)亦如此。

      唐宋方氏的聚居地就在大会山百俊一带。墘顶陈氏族谱记载,莆田方氏族田在墘顶梨花洋一带。方叔述裔孙方偕(992—1055),广业里百

俊人。《宋史本传》记载:“偕,字齐古……权知建安县。县产茶,每岁先社日,调民数千鼓噪山旁,以达阳气。偕以为害农,奏罢之。”方偕

在自己管辖的建安县,引进家乡茶树种植,这可以佐证“方山方”家族种茶的渊源。

      大会山周边住着黄、郑、林、方、陈、薛等兴化县六大姓,在宋代就有几位管茶官员。比如: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欲派薛利和为广东

路茶法官,后因其写诗反对,改任广西路茶法官。绍兴十年(1140),郑厚为广东路盐茶司干办公事。隆兴年间(1163),薛元鼎为提举两浙

常平茶盐公事。

      宋代,大会山制茶以茶叶与兰花混合而名贵。北宋乾德元年(963),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已向宋太祖“贡白金千两,乳香、茶叶皆万计

”。年冬,陈洪进遣使朝贡,又贡白金万两,乳香、茶、药万斤。当时陈洪进掌管泉州、漳州及所辖十四县(含后来分出泉州的莆田县、仙游县

),尚未纳入宋朝版图。这些贡茶大都出自广业里大会山。直至陈洪进降宋,茶叶上贡朝廷。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林居裔在游洋镇、百丈镇山区反叛,茶园一落千丈,遗留部分茶园由本地的方、薛、黄、郑等大姓执掌,由此各

姓茶官辈出。林居裔败,部属皆推百丈镇使薛廷辉兼制游洋镇。薛廷辉与弟薛廷节“以镇地献于朝请建兴化军,乃卜居于镇之西吉宦”,掌管广

业里茶课。北宋初期,战乱停息,广业里先民休养生息,百姓喝茶盛行。南迁大族懂茶之士引进中原优良茶种,在大会山南麓扩大种植。宋元丰

四年(1081),薛氏家族在大会薛山崛起,修建大会院,大规模开发茶园,并完善制茶技术工艺。宋朝至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设立

贡茶院。由于大会山中人口增多,随着番薯引进,在茶树下也种植番薯。

      郑嵚《纪变漫言》载,明万历十六年(1588),广业里人以种茶贩茶为业,“莆大姓利之,遂相招结畲汀异客,茶布以为利”。弘治《兴化

府志》记载,兴化府唯有带管之兴化县有茶课钞。明景泰三年(1452),兴化府贡茶223斤,其中莆田209斤,仙游14斤。兴化府岁贡茶叶占全

国份额的5.54%,占福建岁贡的9.49%。广业里是明代兴化府贡茶的主产区。茶户种茶,官府收租为茶课钞。商人贩茶,官府收税。不同时期税

额不一样,大体每百斤收钞五钱。一钱按100文算,广业里茶课钞四十七锭二贯九百五十文,约产茶叶94000斤。当时茶叶亩产仅二三十斤,可

推算广业里其时约有4000亩茶山。弘治《八闽通志》所载“龟洋山,产茶为莆之最”。“最”字应为最早,并非产量最多。

      清代,本地仍有种茶出口海外。民国初期,茶叶滞销,茶园荒废后改种番薯。

      四、大会山广林院(贡茶院)的遗存遗址

      大会山大规模的茶圃在唐至五代闽国时期、宋朝、元朝均为官有,私自采卖茶叶者与走私盐同罪。

      大会山古茶山是一处大规模茶圃,冶茶路广林院旁发现抹茶工具及遗址,我们推断是唐宋的贡茶院遗址。1992年墘顶村开辟村道时,在大会

山广林院(贡茶院)曾挖出十几个石磨(抹茶工具),遗址上尚有3个石磨散落在石砌坡面与当地百姓掘地盖房的坡地剖面上,旧址上散落着大

量唐宋梯形古砖、莲花纹等各类红砖。院四周设有排水管道,由烧制的两个直径20厘米的半圆形管状砖叠合而成。管道外还有规整的砌砖墙护管

,整个排水系统级别很高。院前的村道,当地百姓称之“冶茶路”,这里是唐至明代生产茶叶的院圃遗址。

      大会山广林院遗址有三层、三进院落,院落规模宏大。这符合唐代贡茶制度“建在古驿道旁,且是隐秘的地方”的要求。宋《鹤林玉露》一

书中记载的“龙凤团茶始于宋开宝年间”。邑人蔡襄的贡茶“小龙凤团茶”,竟与这里的“凤团溪凤团岭”地名吻合,此处或许是制作小龙凤团

茶之地。

      莆兴千年古道经过大会岭道通至永泰县城。在广林院(贡茶院)西边近600米处,是宋朝的大会院遗址。《八闽通志》载:大会院在广业里

,洪武三十四年(1402)并入丛林。寺院山门外有一“马厩”,村民在1983年种田时曾挖到一个马槽,推测大会岭应是驮运贡茶而筑的古道。

      五、广业里历代吟茶诗的佐证

      邑人郑樵(1104—1162)留有《采茶行》遗稿。诗曰:“龙团佳制自往昔”“前种武夷后郑宅”,并注云“郑宅为先别驾公所居”,这是建

溪茗茶移居兴化县广业里的最好证明,也足见宋时广业山区种茶、饮茶已经相当盛行。

      元代诗人洪希文(1282—1366)在《阮郎归·焙茶》《浣溪试茶》《品令试茶》里对当时茶叶的加工、饮用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述。元皇庆

元年(1312),他在兴化县游洋寿峰设馆收徒时,创作的《煮土茶歌》云:“莆中苦茶出土产,乡味自汲并水煎。”这首茶诗可以说是积淀了丰

厚的广业里茶文化的底蕴。

      六、大会山茶叶与海丝贸易

      大会山水田仅百亩左右,却能养育众多人口与寺院僧。究其原因,唐宋时期的大会山除了茶产业发达外,在唐末五代已有规模的烧制陶瓷、

冶炼铁银等小型生产作坊。可以说,大会山是宋代国内工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八闽通志》载,宋代兴化境内用于交换的农产品主要有“盐、糖、冰糖、茶叶……(以上莆田、仙游二县俱出,而莆田为多)”。茶叶主要

销往江浙一带和台湾、琉球、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等。

      隆庆元年(1567)海禁解除,朝廷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洋后,兴化府各地皆复垦茶山。如万历年间(1573—1620),龟山寺主持月中

禅师复垦原有十八处茶园。“咸丰初年,闽省开埠。茶请由闽洋出运,茶利益溥,福、延、建、邵诸郡种植殆遍。”清初闭关,海外贸易再次停

止。到咸丰年间(1851—1861),福州和厦门开埠。据1869年《中国·厦门·茶产区图》,兴化府在清末仍是福建重要的茶产地。同光中兴时期,

广业里有以种茶、贩茶、贩布而发家的先贤。至清末,中国外贸茶受日本、南洋、南亚诸国影响而衰败,茶业又停,各处各家仅保留数株自制茶

羹自饮。

      七、结论

      大会山千亩古茶园自唐宋以来至明清,都出产贡茶,且无断代。现有散布在大会山的古茶树符合方山露芽的品种特性,制作贡茶品质特佳,

开发利用方山露芽品种具有历史价值和跨时代的意义。

      新时代新阶段呼唤绿色高质量发展。广业山区墘顶村的优势就是原生态,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进程中,要深挖古茶文化,把千年古道与千

年古茶文化贯穿起来,发展茶果采摘定制、避暑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体验,将大会山建成方山露芽培植基地、茶叶种植加工及休闲旅游的产业示

范区。


                                                                                                                                                作者:

                                                                                                                                                   鲍文芳(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陈开中(莆田第六中学)

                                                                                                                                                   胡立钊(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墘顶村大会人)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