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典型·示范引领】莆田市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生态范本
2023-05-0516:03:58来源:省委改革办、莆田市委改革办

编者按:

      为充分发挥改革典型示范作用,引领推动全省上下在“比”中增动力、在“学”中强本领、在“赶”中争一流、在“超”中创品牌,根据省委深改委工作安排,日前省委改革办在全省范围组织评选出了2022年福建省10个改革品牌、15个改革试点成果。结合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省委改革办微信公众号开设“改革典型·示范引领”专栏,分批刊发推介25个改革典型案例,供全省学习借鉴。

      本期介绍“改革品牌”——莆田市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生态范本(申报单位:莆田市委改革办,实施单位:莆田市木兰溪流域保护发展领导小组)相关经验做法。

     

 改革背景

      木兰溪是一部贯穿莆田历史的千年水利史诗,宋代历经千辛万苦修筑了木兰陂,从此兴化平原沧海变桑田,孕育了璀璨的莆阳文化。但木兰溪上下游落差大、下游平原排水慢,设防标准低,水患频发,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规划治理未果。1999年,在闽工作的习近平同志亲自擘画和推动木兰溪综合治理,历经20余载接力治水,木兰溪从水患之河成为造福人民的生命之河、安全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成为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为当代治水提供了木兰溪样本。

      多年来,莆田市围绕建设生态河、智慧河、幸福河,系统推进“六水木兰”建设,重点规划建设绿心保护与利用、城市主干道、五山慢道等,丰富木兰溪两岸业态,深入挖掘关键节点、关键区域的文化内核,串珠成链、串链成带。集成实施“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工程,从“生态带、文化带、健康带、产业带、创新带”五大方面发力,推进木兰溪“十里风光带”、荔林水乡“水上巴士”、凤凰福道等建设,努力打造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区。


创新做法

      探索善治之路,构建全流域长效综合治理新模式

      在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之初,习近平同志指出:“治理木兰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多年来,莆田市始终牢记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系。

      一是创新系统治理理念。坚持“步步拓展、层层提升”治理理念,实现从河道整治拓展到全流域治理、从一溪治理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从一座城市治水到全国水利改革先行探路者的升级,持续推进河湖治理现代化。

      二是建立法治护航机制。出台《木兰溪保护条例》等法规,建立“部门协作+区域联动”生态护河机制,公检法、农林水、环保等多部门协同预防、快查快办、督促落实。创新“生态司法+审计”工作机制,有机衔接生态环境资源审判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从严形成监督合力。

      三是建立多元河长监管体系。实行流域双河长,将每月20日设为河长日,规范常态化履职;引导企业河长认养河道,做到“政企共治”;设立民间河长基金,成立350支民间护河力量,为河湖装上“扫描仪”“千里眼”。

      四是创新一体化投融资机制。整合水利、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经营性资产,重组设立水务集团,覆盖水源保护、调水、供水等全产业链。围绕乡村振兴,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与城乡二元供水格局,整合国有和民营水厂,建设大水厂、大管网,保障供水安全可靠。探索公私合营木兰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水质考核”模式,缓解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等资金压力。

      系统集成推进,打造美丽中国幸福河湖新样本

      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水优先,统筹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倾力打造安全、生态、智慧、文化木兰。

      一是打造安全木兰。坚持“改道不改水”,最大限度保留原始水面,解决河道“裁弯取直”难题,狠抓木兰溪防洪减灾,全面打通拓宽“断头河”“瓶颈河”,易涝点逐年治理销号。实施水系连通、截污收污、清淤清障、生态引水等举措,推进下游399条内河与木兰溪互连互通,打造源清流洁的水域环境。按照“水岸协同、属地管理”原则,深化入河排污口“全口径”排查整治,完成木兰溪流域20个“污水零直排区”试点村庄建设。

      二是打造生态木兰。系统开展木兰溪生态修复工作,上游封山育林,设立27万亩源头自然保护区;中游退耕还林、退田还草;下游系统修复河口和湿地。出台《莆田市木兰溪流域生态补偿办法》,探索形成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生态流域”双重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基金,按照水质达标考核进行分配。2022年5月,列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项目的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实施范围425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29亿元,生态治理河道162.9公里,建设生态护岸50.2公里。

      三是打造智慧木兰。依托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在木兰溪干流及其支流上布设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站,构建全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创新智慧监管方式,联合国网电力公司,打通省、市、县三级数据壁垒,探索用电监测数据应用,分析企业生产和排污治污设备用电数据,实现智能排污监测预警和管控。

      四是打造文化木兰。建设木兰陂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公园、木兰溪防洪工程奠基点,打造“精神家园、人文景观、生态休闲”多层级水情教育基地,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水和谐共生,走实以水兴城绿色发展新路径

      以木兰溪综合治理写入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契机,以水为核心全面推进木兰溪片区可持续综合开发,提升人居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河湖样本。

      兴化平原,鱼米之乡。

      一是以水定地。实施木兰溪南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集中复垦木兰溪南岸邻河侧无序村庄建设用地、零散废弃工业厂房用地,并全部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作为“万亩方”生态廊道予以保护,打造木兰溪生态治理样板区域,逐步构建“农田集中连片、乡村集聚美丽、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二是以水定产。通过木兰溪全流域治理,为沿岸园区打造安全发展空间,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仙港工业园等一批园区,推动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做大做强12条产业链,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2022年1-8月,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2.5%,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三是以水定城。在木兰溪南岸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外,坚持产业优先、基础设施优先、配套优先、环境优先,规划建设高铁新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城市“跨溪连铁抱湾”发展。截至2022年10月底,木兰溪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重点建设39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1.54亿元。

      四是以水定人。依托木兰溪水域面积超700亩的城市内湖,沿湖规划建设玉湖新城,配置青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打造城市滨溪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主要成效

      木兰溪这条曾经的水患之河,如今安澜清波、风光旖旎、泽被乡里,成为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打造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实现“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目标。

      当年木兰溪防洪工程开工奠基点所在的张镇段,已成为美丽的防洪景观带,两岸高楼林立,人民安居乐业。从“福建省内唯一一个洪水不设防的设区市”,跃升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莆田新建堤防、修建水闸、堤基防渗、景观绿化等一系列工程,不断筑牢筑美“防洪长城”。水清、岸绿、景美、宜居,木兰溪展现人水和谐新图景。治水引来百业兴,依托木兰溪流域系统治理,连片推进玉湖新城、高铁新城等重点区域开发,开启了城市沿溪跨溪、东拓南进的新阶段。沿岸水患“洼地” 蜕变为经济发展“高地”。上游的仙游,“仙作”古典工艺家具传统产业发展迅猛。下游的荔城,工艺美术和鞋服产业蒸蒸日上。城厢华林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涵江的莆田高新区发展迅猛。

      木兰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入选中组部主题教育案例、教学案例和国家发改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2021年,木兰溪治理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