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樵
2023-01-1815:10:17来源:

       他是中国古代少数几个没有师承名家、没有依靠皇室藏书、并非朝廷史官,仅靠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务实求真的学术精神,搜求典籍、研习揣摩而匠心独具的史家。他凭一己之力编出的五百万字的《通志》,是中国历史上继《史记》之后又一部规模宏伟的纪传体通史巨制,与唐代杜佑的《通典》﹑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并称为“三通”。他就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校雠学家,被学者称为“夹漈先生”的郑樵。

新建 DOC 文档204.png

来源:《福建兴化县志》(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图)



儒门世家诞奇才,三年孤笔撰《通志》


      公元1104年,北宋崇宁三年,郑樵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书香门第。莆田以科甲鼎盛、文教发达冠于国中,有“三家两书堂,一门五学士”之谓,是“比屋业儒,俊造如林”的文化之邦。“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更是成为莆田地区的风俗,素有“地不大于曹滕,俗已近乎邹鲁”的称誉。据《郑氏族谱》记载:“郑樵的曾祖子堂‘补太学,中漕司举,复中本贯’。祖父宰,熙宁三年庚戌进士”。其“父国器,太学生,尝损资筑苏陂,人食其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家学渊源,使得郑樵自幼便聪颖好学、刻苦勤勉。《福建兴化县志·儒林传》称他:“性资异人,能言便欲读书,为儿时已有脱落流俗志”。

新建 DOC 文档533.png新建 DOC 文档632.png

夹漈草堂(范将 摄)

      公元1119年,郑樵的父亲郑国器“殁于姑苏”,他“徒步护丧归葬”。从此谢绝人事,放弃科举,在越王峰下其父墓侧结庐读书,并立下毕生读书治学的志向。随后,郑樵与从兄郑厚在夹漈山结草屋三间,相互切磋学问。 夹漈山中,郑樵“寒月一窗,残灯一席,讽诵达旦而喉舌不罢劳,才不读,便觉舌本倔强。或掩卷推灯就席,杜目而坐。耳不属,口不诵,而心通。人或呼之再三而莫觉”。因家贫少有藏书,酷爱读书的郑樵只能“闻人家有书,直到其门求读,不问其容否,读已则罢,去住曾不吝情”“周游所至,遇有藏书家,必留借读尽乃去”。南宋时期,虽朝廷政局动荡,然福建未遭兵火,莆田学术文化发达,藏书之家众多,全国闻名。于是,经年累月,他“搜尽东南遗书,搜尽古今图谱,又尽上代之鼎彝与四海之铭碣",时人赞曰:“惟有莆田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

新建 DOC 文档1033.png

图片来源:《夹漈遗稿·献皇帝书》(民国抄本)(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图)


      公元1135年,郑樵从夹漈山移至芗林山,在芗林寺附近另筑修史堂作为读书、论道、住宿之所,两人在此著述、讲学,声望日高,“一时名人若李纲,赵鼎,张浚皆器重之”。在此期间,郑樵接连遭受重大的家庭变故,胞弟郑槱、幼子郑惕和妻子陈氏先后病逝。然而,纵使形单影只、贫病交加,依然动摇不了他著书修志的决心与梦想,以惊人的毅力,愈发勤奋刻苦、专心致志,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倾注在学习、研究和著述中。

      公元1148年,面对政府大规模征集图书的活动,为了不使自己的著作湮没失传,郑樵积极响应朝廷号召,把自己30年来的治学成果进行全面整理,从编好的数百卷著作中挑选18部140卷,徒步二千余里到临安(今杭州)献给朝廷,并呈上简述自己身世及抱负的《献皇帝书》,颇获高宗赵构赞许,把他所献之书“诏藏秘府(国家图书馆)”。翌年,郑樵回乡,继续在夹漈草堂讲学、著述。

新建 DOC 文档1551.png

图片来源:《夹漈遗稿·献皇帝书》(民国抄本)(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图)


      公元1158年,郑樵因为王纶、贺允中的推荐,得到高宗赵构的召见。他面奏高宗:欲“取历代之籍,始三皇,终五季,汇辑为一,名曰《通志》”。高宗甚喜,叹惜“何相见之晚”,授予郑樵从九品右迪功郎,主管礼、兵二部架阁(档案)文。不久,遭到御史叶义问的弹劾,改任潭州南岳庙监官。承载着高宗皇帝的厚望,肩负着编修《通志》的使命,郑樵回到故乡,在高山耸叠、人迹罕至的夹漈山中新建一座草堂,隔绝一切烦扰,专心致志地修史,通宵达旦、笔耕不辍。

新建 DOC 文档1810.png

俯瞰夹漈草堂(范将 摄)


      公元1161年,郑樵完成《通志》的编修工作,实现了他会通众史,“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的夙愿。同年,郑樵携带新著的200卷《通志》再次到临安进献高宗,却因高宗赴建康亲征未能觐见。

公元1162年,高宗回朝,诏命郑樵以《通志》献阙,无奈其已于是年三月初七病故,终年59岁。他一生勤于笔耕,著作等身,共计著书八十一种,六百六十九卷又四百五十九篇,可惜流传至今的仅有《通志》二百卷、《夹漈遗稿》三卷、《尔雅注》三卷、《诗辨妄》六卷及若干零篇散帙。一代鸿儒,虽抱憾黄泉,但他的巨著,已为千古垂范。 


新建 DOC 文档2070.png

新建 DOC 文档2072.png

《通志》(清光绪二十八年上海鸿宝书局石印本)(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图)



会通古今纳百家,别识心裁成一格


      郑樵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不懈地追求,经历了十年访求图书、三十年著书的艰苦历程,四十年如一日,发奋攻读,笔耕不辍。他以毕生的心血精力,“凡兹汗简之劳,莫非手出。深投虚谷,迥隔人烟。三年衡霍之祠,曾无公事。万卷灯窗之积,几陨余生”,以一己之力编出了五百余万言的《通志》。清代史学家、思想家,方志学奠基人章学诚评价《通志》:“郑氏《通志》,卓识名理,独见别裁,古人不能任其先声,后代不能出其规范。虽事实无殊旧录,而辨名正物,诸子之意,寓于史裁,终为不朽之业矣。”

      《通志》有《帝纪》18卷;《后妃传》2卷;《年谱》4卷,以年表的形式,记载自三皇至隋的历代大事记;《略》52卷,分门别类记述氏族礼乐、天文地理、语言文字、校雠文献的典章制度;《世家宗室》11卷,记载春秋诸侯列国,及自汉至隋宗室的制度;《列传》105卷,记载历代重要人物1829人的事迹;《载记》8卷,记载南北割据、少数民族政权及近邻国家的情况。全书凡200卷,五百多万字,堪为一部汇集天下之书、会通百家之学的鸿篇巨制。


新建 DOC 文档2771.png

图片来源:《通志总目录》(清光绪二十二年浙江书局刻本)(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图)


    《通志》中的《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所在,为《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天文略》《地理略》《都邑略》《礼略》《谥略》《器服略》《乐略》《职官略》《选举略》《刑法略》《食货略》《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金石略》《灾祥略》《昆虫草木略》。其中,又以氏族、六书、七音、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等七略最具学术价值。这七略是以往史志中从未有过的篇目,在史学的体例上具有开创意义。如《艺文略》,打破了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创立了崭新的书目分类法。《通志·二十略》在经学、礼乐学、文字学、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理论视野及学术见识,足以雄视百代。


新建 DOC 文档3109.png

《通志略一》(清乾隆十三年三山郡庠刻本)(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图)


      《二十略》集中反映了郑樵的史学见解和求实创新的学术观点,体现了一位博通百科的史学大家的睿智,凝聚了他毕生的学术探索精神。《通志》以“会通”为主旨,以批判为武器,以实学为取向,以类例为方法,创新体例,而自成一家之言,具有鲜明的特色。

新建 DOC 文档3270.png

图片来源:《通志略》(清乾隆十三年三山郡庠刻本)(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图)


      郑樵在《通志》中提倡治史要坚持“会通”,即“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会通之义大矣哉”。“会”指会聚文献,广收资料,详尽占有史料。“通”则是对史料进行处理,正确认识,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制度演变轨迹,探索其内在本质。正是在“会通”思想的作用下,郑樵在修史与撰述等方面都尽可能的追求广博与通达,将古今道理与天下学问都融合在他的“会通”思想学说之中,真正做到了承前启后、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诚如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申郑》中所述:“郑樵生千载而后,慨然有见于古人著述之源,而知作者之旨,不徒以词采为文,考据为学也。于是遂欲匡正史迁,益以博雅,贬损班固,讥其因袭,而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言者也。”

新建 DOC 文档3655.png

图片来源:《文史通义校注》(章学诚  中华书局出版)(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图)



疑古惑经勇批判 严谨治学垂千古


      《通志》不仅反映了郑樵“会通”的史学思想,同时也开创了许多先例。

      郑樵终生读书著书,但并不唯书是信。他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一位疑古惑经的勇士。他对经学的攻击,正如他在《诗辨妄》中所言:“《诗》《书》可信,而不必字字可信。”他把耀人耳目、歌功颂德的词章之学斥为“语言之末,非实学也”;把将自然灾害附会国家兴亡的汉儒说斥为“欺天之学”“妖学”。他鄙视一味“求之经传,辗转生讹”的种种注释,不人云亦云,亦不以讹传讹。他爱读书广读书,但骨子里,从不完全相信书本。他不仅从书中汲取知识和智慧,也提出质疑与批判,并发出尊重科学、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号召,对后世影响深远。郑樵的史学批判精神,对以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为首的疑古派思潮影响深远,顾颉刚首次提出郑樵是一位富有科学精神的大学问家的见解。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多次提到郑樵及其《通志》,认为《通志》中含有大量的科学内容,肯定了《通志》的科学思想性,并认为郑樵是世界性影响的一个史学家。鲁迅面对《通志》,更是发出“渔仲(郑樵)、亭林(顾炎武)二公,今人无人能及”的感慨。

      郑樵注重将读书与生活联系起来,积极探析读书治学的神韵。他认为无论求知还是治学,死守书本是绝对行不通的。真正的学者只有走出书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方能洞悉事物客观规律,探究事物本质所在。为了丰富地理知识,他“居夹漈山,谢绝人事。久之,乃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为了考察、研究动植物,他“结茅夹漈山下,与田夫野老往来,与野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皆欲究其情性”。他还主张读书人要与富有实际知识的农民“参合”,以求得“实学”,还要利用实物,来印证书本知识。他的这种治学方法科学进步,在当时尤为难能可贵。

      郑樵对后人的学术影响和史学影响巨大。清代学者极其重视郑樵的辑佚理论,并积极付诸实践。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编撰的《续通志》640卷、《清朝通志》126卷,都是仿照《通志》的体例编撰而成。现当代各种通史性的著作体例虽然与《通志》不尽相同,但其“会通”思想与《通志》一脉相承。近代史学家梁启超赞誉郑樵:“宋郑樵生左(左丘明)、马(司马迁)千岁之后,奋高掌,迈远跖,以作《通志》,可谓豪杰之士也,其《自序》抨击班固以下断代之弊,语语皆中窍要……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竞天之彗星……”直言郑樵提倡史学革命,并认为郑樵是两千年来史学界中有创作之才的六人之一。1962年11月,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在《途次莆田》诗中写下“夹漈藏书有遗孑”,借以抒发对郑樵先生的敬仰之情。

      一位老者,一颗赤子的心,他是一位纯粹的读书人。当他籍籍无名、穷困潦倒的时候,已经具有“敷陈古学,自成一家”的志向;当他书藏秘府、名满天下的时候,辞官不受,愈加专注著书。淡薄名利,一介草莱,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编撰“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的《通志》。  

      从立志到成书,从梦境到现实,这是历史上不可思议的三年。在他饱满浩瀚的精神世界的指引下,在他的“执笔不休”“一篑不亏”下,五百多万字的《通志》得以问世。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纵然一千多年过去,郑樵和他的《通志》依旧熠熠生辉,其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莆田人民,勤勉奋斗、一往无前。



参考文献:

郑樵:《通志》

郑樵:《通志二十略》

郑樵:《夹漈遗稿》

章学诚:《文史通义》

脱脱:《宋史·郑樵传》

周华:《福建兴化县志》

阮其山:《郑樵——博通百科的史学大师》



(莆田市室)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