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名优特产
枫亭糕
2022-07-0516:06:43来源:


枫亭糕,产于莆田市仙游县与泉州市惠安县交界处的枫亭镇,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是福建省传统糕类美食,用纯糯米粉为原料,拌上白砂糖粉末,再加上花生仁,芝麻等干蒸而成,切成四方块,食来香甜可口。老人小孩皆宜食用,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省内外及东南亚一带颇受欢迎,其大量销往东南亚和美、英、加拿大等国家及港澳地区。

枫亭糕是莆田市枫亭镇的传统名点之一。这种糕点用糯米粉为主料,以传统工艺制作,细嫩香甜,入口而化,且具有健胃益脾之功效;又耐贮藏,存储三五天不变质,是旅行居家的首选糕点,又是待客或馈赠亲友的佳品,饮雀四方,深受顾客欢迎。它的制作历史悠久,据传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

北宋时期,泉州府莆田、仙游、惠安三县交界处的枫亭市(连江里)已经是个"鱼盐辐辏之品,官司往来之地",枫亭经济发达,出现了许多高官巨贾。有些人发迹之后,不忘养育自己的家园,致力于家乡的公益事业。庆历年间(1041~1048),枫亭有一位名叫洪忠的商人,他致富后,看到枫亭地处海滨,溪渠纵横交错,给行人带来诸多不便,就决心捐出自己的全部家资金,建造沙溪等七座桥梁。在他的带动下,枫亭各界人士纷纷捐款,一场建造桥梁。在他的带动下,枫亭境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洪忠全力以赴,长年累月在建桥工地上奔走操劳,有时忙得连三餐吃饭的时间也没有。

洪忠的女儿秀巧,是位聪慧孝顺的姑娘,她看年过半百的父亲一天天瘦弱,心中非常焦急。她暗自思忖,父亲身体削瘦,是因为三餐没有按时用饭,晚上经常熬夜不吃夜宵,营养缺乏所造成的。我应当想办法制作一种可口的糕点给老父亲随身带着充饥。

于是,她把家中积存的糯米淘洗干净,晾干,炒成米花,磨成粉末。上街买了白糖,加少许冷清水煮沸,搅拌成湿糖,把芝麻炒熟。把桂花晒干,拌上白糖,装在缸内密封数日成桂花糖。把肥猪肉炸成油并放进适量的葱花,做成葱油。这些主配料备齐后,她就糯米粉、湿白糖混合后置于板台上,用力揉至均匀、松散。然后取一半左右作糯米糕的上下表层料,再拿一部分混合好的糯米粉掺上炒芝麻、桂花糖和葱油,再揉合均匀作米糕内层料。接着,她把一半的表层料倒进预先垫好洁净白布的木质方形糕盒内,拨平;倒进备好的内层料,拨平;再把另生半表层料倒入,拨平;压光,盖上木印,用刀切成块状,成为生糕坯体,移入竹筛,置于蒸茏中。最后,蒸笼放在锅上,用细火把糕坯渐渐蒸熟。待秀巧把蒸熟的米糕从蒸笼中取出时,她已累得气喘吁吁了。恰在此时,洪忠从建桥工地回到家中,看到他的宝贝女儿在厨房中忙乎着,关切地问道:"巧儿,你在忙什么?"秀巧看到她所尊敬的父亲回来了,高兴地回答说:"爹,快来尝尝女儿的手艺,我蒸了糯米糕,专门给你在建桥时做点心。"话刚说完,秀巧已经把一块香喷喷的糯米糕送到她父亲嘴边。洪忠咬了一口边咀嚼边说:"好,真是好,我牙舌未动,米糕就融化了,你是哪里学来的功夫?""我自个儿琢磨做出来的!"秀巧娇嗔地回答。

"快,你把做糕的功夫给邻居的大妈大婶们说说,让大家都会做,她们的丈夫和儿子们都在工地上建桥,让大家都能吃上这种香甜的米糕,也省了各家各户每天送点心上工地的时间。"洪忠想到女儿这一活可节省参加建桥人家运送食品的时间,高兴地说。秀巧按父亲的嘱咐,把蒸米枝艺传给左邻右舍。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从此后枫亭的大街小巷摆满了蒸米糕。南来北往的客人经过枫亭,吃了这种米糕,都会啧啧地称赞说:"好糕,好糕!"年复一年,人们都亲切地叫它南市糕(学士糕),后来才称为枫亭糕。

北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枫亭人蔡襄本府为官(北宋时仙游、莆田二县属泉州府管辖),就任泉州知府。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蔡襄在惠安县万安渡口主持建造洛阳桥。当时的枫亭人群起响应,纷纷赶往40多公里外的万安渡建桥。洪忠也是带着乡邻赶往洛阳镇,其女儿秀巧还亲自带领一批惠安女子、枫亭女子做出美味的枫亭糕,以供万安工地上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享用。从此,枫亭糕的手艺在兴化、泉州二府九县传扬,但是唯其正宗,仍在枫亭市。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