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2021-05-0710:10:37来源:

【概况】 境内教育兴盛,文化灿烂,人才辈出,名人相继,形成“莆田地狭而人物盛”的局面。历代科甲鼎盛,政坛风流,风扬全国。曾哺育出2345名进士,12名状元(其中武状元3名),14名宰相,有过“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一科二状元”“魁亚占双标”“兄弟两宰相”“父子兄弟同朝为官”等科甲佳话。自唐代以来,位居相位,官至六部尚书、御史、布政使、郡守以及学者名流,群星璀燦,彪炳史册。在中国二十四中立传的有98人,著作被《四库全书》收录的有38种650卷,成为闻名遐迩的“文献文邦”“海滨邹鲁”。直到现在,莆仙人才之盛,雄风大展,令海内外刮目相看。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是莆田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尊崇、信仰妈祖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瑰宝之一。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妈祖文化近千年来一直与中国诸多和平外交活动、海上交通贸易,密切关联。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文化成为全人类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属的精神财富。全世界拥有妈祖宫庙5000多座,妈祖信众有2亿多人。
【莆仙戏】  莆仙戏是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现存的中国最古老而又独特的地方剧种之一,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南戏遗响”之美誉。 2006年,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仙戏现有传统剧目5000多个,音乐曲牌有1200多题,锣鼓经400多套。它的音乐保留大量早期南戏音乐的原始形态,是唐大曲、唐宋词曲、里巷歌谣等各种音乐融合演变而成,其音乐唱腔风格独特。科介表演程式揉合杂剧和民间傀儡戏(木偶戏)精华,古朴典雅个性鲜明,行当脚色承袭南戏规制,其生、旦、靓妆(净)、末、丑、贴、外等七个行当,素有“奇、古、特”之美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仙戏涌现《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秋风辞》《鸭子丑小传》《江上行》等经典剧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0多个剧团移植上演莆仙戏《春草闯堂》,300多个剧团移植排演《状元与乞丐》。《团圆之后》《秋风辞》曾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悲剧,《春草闯堂》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喜剧。中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老舍先生曾以“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的诗句盛赞莆仙戏。2018年,《海神妈祖》等多个剧目列入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省级舞台艺术精品等省级以上艺术创作扶持项目,争取扶持资金854万元。新创剧目《踏伞行》《林龙江》获第七届福建艺术节·第27届全省戏剧会演剧目一、二等奖。32人次获福建省第九届青年演员比赛奖项、第27届全省戏剧会演个人奖项。复排传统剧目《王魁与桂英》《团圆之后》,新创作莆仙戏剧本《陈文龙》《蔡襄》《平民县长原鲁山》,完成13出折子戏传承复排、38折传统折子戏影像录制。3出折子戏分别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百戏盛典展演、首届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成果汇报演出活动。征集文明小戏剧本34本,与市纪委监委、市委文明办联合开展“看好戏·做好人”和百场莆仙戏文明小戏、廉政小戏巡演活动,组织百家院团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场馆、进基层演出百余场。
【郑 露】 字恩叟,生卒不详。祖籍河南荥阳,先辈入闽为官,居晋安郡(今福州)。南朝陈永定元年(557),与胞弟庄、淑举家从今永泰迁至境内南山(今城厢区凤凰山),在山南麓的小海湾(时称南湖)边筑庐为室,建湖山书堂(原址今广化寺讲堂),攻读诗书,以文章教诲后辈,倡导儒学。后露官居太仆寺卿,庄任中朗将,淑为常州别驾,世称“南湖三先生”。郑露的倡学,开启莆阳文化教育的先河,境内逐渐出现“兴学”之风,各地竞相兴办书堂。明代黄仲昭曾说:“若露者,虽其言论风采,无所考见,然于莆人未知学之时,独与其弟从事诗书,以开先莆之儒学,其亦可谓豪杰之士也欤!”后人为纪念郑露兄弟,在书堂原址建有“南湖三先生”祠。其石匾“南山樾荫”4字,相传为宋文天祥所写。在城内后埭(今城厢区英龙街龙坡社)建有“开莆来学”坊。又在今广化寺口建“倡学闽南”坊,两坊今已无存。(资料来源:《莆田市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