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历史地名由来及区划变迁
2021-03-0216:50:30来源: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地处北纬24°59'~25°46',东经118°27'~119°56'之间。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北毗邻福州市的福清市,西南连接泉州市的永春县、南安市、洛江区、泉港区,西北背泉州市的德化县和福州市的永泰县。东西长122.4公里,南北宽80.5公里,全市陆域面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0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262公里,滩涂面积281.19平方公里。
        一、地名由来
       1.莆田及其别称
“莆田”地名最早的历史记载是《陈书》列传第十三“虞寄传”:“及宝应败走,夜至蒲田,顾谓其子扞秦曰:早从虞公计,不至今日……”其背景是南朝时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陈宝应割据晋安和建安二郡,发展军事实力,并成为陈朝宗室属籍。至天嘉五年(564),因反叛,遭陈文帝派大军追杀,陈宝应大败,率其子南逃至莆田被俘。后来全家被押送建康斩首。“蒲田”一词,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引作“莆口”,有学者认为“莆口”是莆仙最早的港口,至于它在莆田沿海的具体地址则聚讼纷纭,说法不一。

      “蒲田”二字,后代几乎都是写作“莆田”。改写原因有多种解释。较通行的说法是莆田古时为海,后升为平原,因蒲草丛生,水患频仍,农田难以耕作,所以“蒲”字删去三点水写为“莆”;另一种解释是“莆”“蒲”二字古籍中本来就通用,写作“莆”只是更简易罢了。当然还有其他解释,如认为黄石旧时称为莆田里,“莆田”只是置县时最初治所在莆田里的缘故。但不管怎样,莆田的命名与海有关、与“蒲”有关,也与“田”有关。
在莆田历史上,“莆阳”是一个十分常见的别称。“莆阳”一词至迟在中唐时期已见使用。
       如被誉为“闽南第一进士”、唐代来莆田读书并娶莆田望族九牧林家妹子林萍为妻的泉州人欧阳詹(约758—800),他在《与王式书》《甘露述》等文中已多次使用“莆阳”一词。如《与王式书》云:“且莆阳读书接席五年,其于为人公范知之,莆阳去家四百余里,晨昏之思忽至,珍奇之味忽得。”晚唐莆田人黄滔(840—911)在《司直陈公墓志铭》文中亦写道:“闽越江山,莆阳为灵秀之最。”莆田人徐夤(寅)于唐哀帝天祐四年(907)为王审邽所撰《武肃王神道碑铭并序》中也自署“乾宁进士修职郎、秘书省正字莆阳徐夤撰文”,以上“莆阳”皆作莆田县别称。
       宋代以后文人使用“莆阳”称呼就更多了。如北宋蔡襄在文章及碑记后常自署“莆阳蔡襄”,著作称《莆阳居士集》;莆田黄公度有《莆阳知稼翁集》、李俊甫有《莆阳比事》;宋代有乾道、绍熙、庆元等多种《莆阳志》。明代郑岳则有《莆阳文献》《莆阳科第录》《莆阳志略》、林人中有《莆阳风雅》、方朴有《莆阳人物志》、吴源有《莆阳名公事迹》、宋端仪有《莆阳遗事》《莆阳旧事偶录》和《莆阳科名志》。清代萧重有《莆阳新乐府》、陈池养有《莆阳水利志》、刘尚文有《莆阳金石初编》、涂庆澜有《莆阳文辑》和《国朝莆阳诗辑》。民国时有李光荣编《莆阳竹枝词》、游定远和康爵均撰有《莆阳诗话》等。渊源莆田的姓氏族谱,也多冠“莆阳”,如《莆阳黄氏族谱》《莆阳翁氏家谱》《莆阳刺桐金紫方氏族谱》《莆阳可塘吴氏族谱》之类。在外地的莆人同乡会馆也有冠“莆阳”者,如清代北京的莆阳会馆、莆阳新馆,浙江温州、乍浦亦均有莆阳会馆。
       在历史上,“莆阳”一词绝大多数是用作莆田县的代称,但是宋代开始,也有个别文人把“莆阳”一词指称扩大至包括仙游县甚至古兴化县,如北宋仙游枫亭人蔡卞,在山东长清灵岩寺《楞岩经偈》碑、河南少林寺《达摩面壁之庵》碑后均自署“莆阳蔡卞”。又如《畿辅通志·金石志》载赵州“崇术堂”三大字石刻款题“莆阳蔡叔羽书”,“叔羽”是仙游蔡京第三子蔡翛之字。另外,南宋李俊甫编撰的《莆阳比事》,书中所记掌故则包括当时兴化军所辖的莆田、仙游、兴化三县。但以上这种“莆阳”扩大的用法后代并不多见。
       “莆阳”二字来历实有所据。福建县名或县城别称带“阳”字者并不鲜见,如永泰别称永阳,大田别称田阳,宁化别称宁阳,沙县别称沙阳,顺昌别称顺阳,浦城别称汉阳,福安别称韩阳,邵武别称邵阳、昭阳、樵阳等。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郡县用阴阳字》中说:“山南为阳,水北为阴,《谷梁传》之语也,若山北水南则为阴,故郡县及地名多用之。”今广化寺所在的南山是莆城的镇山,广化寺在唐代称灵岩寺,南山称莆山,故唐人黄滔作有《莆山灵岩寺碑铭》。“莆阳”正是源于“莆山”之阳。莆城既在莆山之南,又在木兰溪之北。木兰溪莆田段也被文人雅称为“莆水”,如明黄仲昭记黄石“红泉宫在莆水之南”;文人诗句如“壶山为增秀,莆水为增清”(明杨士奇句);“莆山崔嵬,莆水浼浼”(明杨荣句);“莆山之阿,莆水之沱。以咏以游,以啸以歌”(明何乔新句)。因此“莆阳”之称正符合古人所谓“山南为阳,水北为阴”的命名通例。
       另外,宋代开始,文人还经常用“莆中”作莆田别称。如祝穆《方舆胜览》载:“莆中秀民特多。”名臣楼钥的《陈公行状》记:“莆中宗族,生事死葬,无不被赐。”莆田理学家林光朝诗句:“瞻彼莆中,冠盖如云。”南宋学者陈傅良诗句:“闽中岂不好,莆中况多儒。”诗人戴复古《赵敬贤送荔枝》也有诗句:“尝观蔡公谱,梦想到莆中。”
       “荔城”作为地名,在中国有多处,如广西荔浦县有荔城镇,广东增城县城也别称荔城,增城设市后也有荔城镇,仙游枫亭在古代也有“荔城”的赞誉,但作为区名的莆田市荔城区,则是中国所独有。
       福建历史上的荔城多是作为莆田县城的别称,后来扩大指称莆田县。1962年郭沫若所作的《途次莆田》七律首联为“荔城无处不荔枝,金覆平畴碧覆堤”,句中的“荔城”就是代指莆田的。莆田盛产荔枝,植荔历史可上溯唐代,如今莆田城内英龙街原宋氏宗祠遗址尚存一棵植于唐天宝年间(742—756)距今已1200多年的古荔“宋家香”就是明证。北宋名臣蔡襄著有《荔枝谱》,宋嘉祐间(1056—1063)兴化知军徐师闵也撰有《莆田荔枝谱》。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莆田荔枝,名品皆出天成,虽以其核种之,终与其本不相类。宋香之后无宋香,所存者孙枝尔。”可见莆田荔枝名品之独特。清代以降,莆田文人常称家乡为“荔子故乡”“荔乡”。如光绪年间翰林涂庆澜为北京莆阳会馆题楹联云:“荔子故乡来旧雨,杏花及第报春风。”民国时期,莆田地方报纸《闽中日报》辟有“荔乡文献”副刊。莆田既为荔乡,自然莆城也就有了“荔城”别称。荔城作莆城或莆田的雅称,大体是清后期才开始流行的。如清人陈国仕辑录的《丰州集稿》中收录有南安诗人陈步蟾(1808—1879,字修镜)于光绪甲戌年(1874)作的《荔城和孙修昉同年(翼恭)赠别》一诗:“鹧鸪声里雨交烟,糁径泥花马不前。自是壶兰山水好,故将名胜阻鞍鞯。”诗题中的“荔城”正是莆城。又如清末莆田陈学谦著有《荔城见闻录》。民国间上海名士沈佚刘所著散文集《八闽风土记》中的《荔城龙荔》一文,写的也是莆田的荔枝。
       2.仙游及其别称
       仙游名称来源于汉代何氏九仙的神话传说。传说汉景帝时,安徽庐江有一姓何老汉,迁居豫章(江西南昌),何老汉好侠有奇气,其妻张氏生了九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可惜九个儿子几乎都是瞎子,只有长子有一只眼睛长在额头上,可以带弟弟们行走。九兄弟的父亲何老汉与汉高祖孙子淮南王刘安交游密切。刘安早有反叛汉王朝的企图,九兄弟担心父亲受牵连,劝父亲一起去隐居,但父亲不听劝告,于是九兄弟结伴南行,来到福建。他们从福州、永泰、莆田一路下来,在莆田西部地方,得吴道人以井泉水调治后,眼睛都睁开了。于是来到海滨结枫为亭,后来地名枫亭。再往西入山,九兄弟来到一处怪石叠巘、岩穴石窍奇多的湖边,最终决定停下结庐,在此对弈炼丹,修心养性。有一天,他们把所炼仙丹喂养湖中的鲤鱼,结果鲤鱼变成红色,一时风雨大作,湖水涨满,鲤鱼不断腾跃欲飞,九兄弟各乘一条鲤鱼,化作神仙飞升。后人把此湖称为九鲤湖,岩称何岩、何岭,水称仙水,山称仙山,并建九仙祠奉祀他们。
       仙游于唐圣历二年(699)置县时的县名是清源县,属泉州管辖。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唐廷改州为郡,泉州改名清源郡,于是造成郡名和县名相同,后来别驾赵颐正奏请朝廷改名,根据县境内最有影响的何氏九仙传说,于是清源县改名为仙游县。另有一说认为仙游县名是因县西30里有仙游山而得名。
       兴化人民的母亲河木兰溪,发源于永春和德化交界处的深山,在仙游境内的一段就称为仙溪。“仙溪”后来成为仙游的常用别称,如南宋黄岩孙编纂的县志名《仙溪志》,明代陈迁亦编纂有《仙溪新志》,清代在京仙游人建的会馆称“仙溪会馆”,仙游县城南门有仙溪桥,盖尾有仙溪村。联络乡情的侨刊称《仙溪乡讯》。因为九鲤湖仙的故事,仙游县城雅称“鲤城”,今设有鲤城镇、鲤南镇。但因鲤城与泉州城别称鲤城相同,故文人很少使用这个别称。
       3.兴化及其别称
       莆仙地区别称“兴化”是宋代后才有的。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割据闽南漳州、泉州(含莆田、仙游)地区达19年之久的地方军阀仙游人陈洪进(914—985)“纳土归宋”,因陈洪进对人民大肆搜刮,向宋王朝进贡,使尖锐的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从而引发了仙游游洋人林居裔领导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廷下诏就近调兵征讨,结果林居裔战败。这年,宋太宗翻阅《游洋图志》,“念游洋洞地险,欲以德化之,乃即其地析置兴化县”。“游洋洞”就是现在的游洋镇。“洞”相当于“峒”,也是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常见地名字,如苗族的苗峒﹑侗族的十峒﹑壮族的黄峒之类。除设兴化县外,同时在此设太平军管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第二年太平军改称兴化军,军治迁到现在的莆城。元代设兴化路,明清设兴化府。“兴化”寓意“兴德化民”,此后成为莆仙地区常用的一个称呼。明代弘治和万历间编纂的府志都称《兴化府志》,清代军事著作有《兴化郡城记》《兴化武备抄略》,清末莆仙基督教会组织称“兴化卫理公会”,耶稣会士创制的拼音文字称兴化白话字,近代在南洋各国的海外莆仙华侨则编印有多种《兴化文献》。马来西亚砂拉越诗巫有“兴化垦场”,同乡组织有“兴化莆仙公会”。
在台湾还有不少冠“兴化”的地名,如称“兴化寮”的有三处,称“兴化廍”的有两处;淡水、云林、北港各有一处“兴化店”。还有“兴化坑”“兴化厝”“兴化村”“兴化里”等,这些冠“兴化”的地名是莆仙人参加垦发台湾的见证。民间以“兴化”命名的事象尚多,如兴化粉、兴化桂圆、兴化米粉乃至于兴化湾、兴化戏、兴化话以及各种商号如兴化卤面、兴化宾馆、兴化明珠酒店等等。民国间莆仙办有《兴化新闻》《兴化醒报》《兴化晶报》《兴化通讯》《兴化呼声》等报纸。改革开放后莆田市委机关报曾名《兴化报》,还有《兴化声屏报》《兴化政协》《兴化银幕》等刊物。近代学校有兴化中学堂,上世纪80年代创办的职业大学亦取名“兴化职业大学”。
        除“兴化”外,莆仙还别称“兴安”,它源于宋景炎二年(1277)曾把兴化军升为兴安州的历史。宋德祐二年(1276)二月元军攻陷临安,宋恭帝投降。同年五月,益王赵昰在福州即位,称端宗,改元景炎,莆田陈文龙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十一月,福州陷落,端宗乘船逃往广东。陈文龙回到兴化,散尽家财招募义军。十二月,因部将林华叛变,通判曹澄孙开城降敌。陈文龙兵败被擒,解送至杭州,不屈绝食殉国。景炎二年三月,陈文龙从叔陈瓒收复兴化军城。五月,兴化军升为兴安州。元朝灭宋后兴安州改为兴化路。
        “兴安”历史虽短,但也是莆仙人喜欢的一个别称,不仅是“兴安”有“兴旺安康”的美好寓意,更承载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清代,莆城建有“兴安书院”,孔庙称“兴安圣庙”。清末李光荣编纂有诗歌总集《兴安风雅》。近代台港澳莆仙同胞和东南亚莆仙侨胞尤为钟爱“兴安”一名。如台湾地区有“兴安宫”妈祖庙,有“兴安会馆”;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菲律宾等,也建有几十所的“兴安会馆”。马来西亚怡保兴安会馆还镌有一副著名的“兴安”嵌首联:“兴吾业,乐吾群,敬吾桑梓;安此居,习此俗,爱此河山。”联语嵌字自然、文辞典雅而寓意深刻。
       二、区划变迁
      (一)古代建置
       1.置县前的莆仙
       建国后经过考古发掘,在原莆田县的华亭、江口、梧塘、西天尾、灵川、常太、埭头、南日岛,仙游县的龙华、大济、榜头、圆庄、鲤城等地,先后发现44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54处商周遗迹,采集到1000多件石锛、石斧、石刀、石戈、石箭镞及几何形纹饰的夹砂陶片、印纹陶片、印模陶缸、陶纺轮、陶拍、彩陶等遗物。这些遗迹遗物属我国“东南几何印纹陶文化”,反映出早在新石器时代莆仙大地上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在南北朝之前,莆仙大地上尚无县建制。按地域所属,大致是:夏、商时期(公元前2070—前1047)属传说中的古九州之一的扬州;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前771)属“七闽”之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属百越;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为越国领地,东周显王十三年(公元前356)越国被楚国所灭,一支越国贵族入闽;至战国末,无诸建立闽越国,自称闽越王。
       秦朝时(公元前221—前207)属闽中郡,西汉前期(公元前206—前111)属闽越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汉廷加封无诸为闽越王。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闽越王余善反叛,汉廷将他镇压后,其地划归会稽郡,并把闽越人民迁移到江淮之间。始元二年(公元前85),鉴于闽越人民潜回原地的情况,故在闽越旧地设冶县以加强管理,仍属会稽郡。东汉建武十年(34),朝廷分会稽郡为东西二都尉,冶县属东部都尉。永和六年(141)又在冶县故地增设南部都尉,改冶县为侯官县,莆仙地域属南部都尉侯官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南部都尉撤消,设立建安郡(郡治在今建瓯),莆仙地域属建安郡侯官县。西晋太康三年(282)析建安郡南部置晋安郡(郡治在今福州),属晋安郡侯官县。西晋元康元年(291)从荆、扬2州分出10郡设江州,莆仙地域属江州晋安郡晋安县。
       2.莆田置县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析晋安郡南部地置南安郡,莆仙地域从侯官县划出,属江州南安郡直辖。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升晋安郡为闽州(治所在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莆仙地域属闽州南安郡。至南朝陈光大二年(568),莆田才开始置县。关于莆田的置县时间,历史上就有两种说法,后人判断不一。《隋书·地理志》之注及明弘治《兴化府志》等记载,莆田于陈光大二年(568)由南安郡分出置县,属丰州(今福州),不久废,改属南安;唐武德五年(622),析南安地另置丰州(今泉州),重新设立莆田县以属之。但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和清代康熙、乾隆的两种《莆田县志》则均载:“隋开皇九年(589)始置莆田县,寻废……唐武德五年,析南安地别置丰州即今泉州,复置莆田县隶丰州。”总之,莆田置县是经数次反复后,到唐代才真正稳定下来。
       3.仙游置县
       仙游地域原本都属于莆田县。至唐武周圣历二年(699),始析莆田县西部部分地区设置清源县。其时莆田、清源二县都属于武荣州,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名泉州。唐天宝元年(742),泉州改称为清源郡。这样,清源郡下辖有清源县,容易混淆,清源别驾赵颐正奏改清源县为仙游县。仙游县名沿用至今。
       4.五代时的莆仙
       后唐长兴四年(933),王审知次子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莆田和仙游并属之。五代闽永隆五年(943),延钧弟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殷,莆田、仙游为其所属。南唐灭闽国后,泉州、漳州被永春人留从效所割据。南唐为争取留氏为附庸,封留为晋江王。后汉乾祐二年(949),泉州改称清源军,莆田、仙游属清源军。962年,留从效病死。此后,清源军统军使仙游人陈洪进继续割据其地,莆田、仙游遂属陈所割据的清源军。
       北宋建隆元年(960),赵匡胤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宋朝。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遣使奉表称藩于宋。三年(962)三月,留从效病逝。次年,南唐李煜封陈洪进为清源军节度使,十一月,陈洪进遣使奉表称臣于宋,宋太祖下诏慰抚。五年(964),宋廷改清源军为平海军,封仙游陈洪进为节度使,兼漳、泉二州观察使,莆田、仙游隶属平海军。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第二年宋太宗即位,陈洪进再次上表太宗希望纳土归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宋灭吴越国,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以漳、泉二州14县(含莆田)版籍正式献归宋朝。
       5.兴化县与兴化府
       太平兴国元年(976),游洋人林居裔发动农民起义,自号西平王,数年内队伍发展至10多万,一度兵临泉州城下。宋廷调遣大军镇压,太平兴国四年(979)林居裔兵败被杀。宋太宗下诏割析莆田、仙游、永福(永泰)、福清四县所辖的14个里,设置兴化县,县治设在游洋,并同时设置太平军,直属两浙西南路。第二年,太平军改称兴化军,划出原属平海军(今泉州)的莆田、仙游二县归兴化军管辖,仍直属两浙西南路。福建始有由建州、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剑州、邵武军、兴化军组成的“八闽”之称。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治所从兴化县迁至莆田县城,仍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并在莆田筑军城,从此,兴化治所不再迁移。雍熙二年(985),福建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置福建路,兴化军隶属福建路。
       南宋德祐二年(1276),恭帝在临安(今杭州)降元。同年五月,益王赵昰在福州登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升福州为福安府,定为行都。景炎二年(1277),兴化军城失而复得,端宗诏改兴化军为兴安州,莆田、仙游、兴化隶属兴安州。
       景炎二年即元至元十四年(1277)十月,陈文龙、陈瓒抗元失败,元军攻陷兴安州城,占领莆仙地区。次年改兴安州为兴化路,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属福建行中书省兴化路。皇庆二年(1313),兴化县治由游洋镇迁到广业里湘溪(今涵江区新县镇)。
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派汤和、廖永忠等攻福建,捕获元朝福州平章陈友定。元福州参政文殊海牙打开城门出城投降。明将胡廷瑞等人进兵攻克兴化,兴化路亦纳款归明。
       明洪武二年(1369),兴化路改称兴化府,隶福建行中书省。洪武九年,福建行中书省改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兴化府属之,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明正统十三年(1448),地处山区的兴化县,虎患严重,病疫流行,人丁渐少,百姓不堪重负,因而撤销了兴化县。兴化县的武化、长乐两乡并为广业里,划归莆田县,兴泰、福兴、来苏三里并为兴泰里,划归仙游县。兴化县历史至此结束。
       明代,日本倭寇频繁侵扰中国东南沿海,明廷为防御倭寇,在兴化东南部筑平海、莆禧两卫城,又在各要冲地带建立迎仙、青山、嵌头、吉了、枫亭等军寨。明代中期,政治腐败,海防废弛,倭寇疯狂入侵,大肆抢掠兴化平原沿海地带,给兴化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民众奋起自卫,伤亡惨重。嘉靖四十一年(1562),名将戚继光率军自浙江入闽,歼灭了盘踞在林墩多时的倭寇,但倭寇乘戚家军回师浙江之机,又纠集几万人于同年十一月底攻陷兴化府城,全城自知府奚世亮以下3万人,几乎全部遇难。兴化是当时东南沿海唯一被倭寇攻陷的府城,八闽为之震动。明廷急调戚继光自浙江率军援闽。次年三月,明军歼灭了盘踞在平海卫的倭寇,之后,倭寇又纠集万余人围攻仙游县城。仙游军民在戚继光部队的援助下进行英勇的县城保卫战,坚守50多天。至年底,戚家军大破倭寇于仙游城下,倭寇残部流窜惠安,兴化倭患才告平息。戚家军英勇抗倭的许多传说至今还在莆田民间流传着。
       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至次年五月,莆仙隶属南明弘光帝政权。南明弘光元年(1645)闰六月至次年九月,莆仙隶属南明隆武帝政权。
顺治三年(1646)十月,清军攻占兴化府城,统治至1648年三月。顺治五年(1648)三月,明大学士朱继祚响应浙江鲁监国起兵,收复兴化府。七月,兴化府再度被清兵攻陷。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采用封锁政策,下令东南沿海“截界迁民”。兴化地区自枫亭经壶公山、天马山,转向北侧入岸沁截界,凡界外沿海居民必须内迁,界外田园、树木、村庄,则悉数焚毁废弃。截界造成莆仙两县沿海数万居民流落界内,无家可归,44万亩耕地抛荒,几乎占当时整个莆田县耕地面积的一半。截界结果使明代十分繁荣的秀屿港以及平海、莆禧两卫城,均告荒废。其时迁民流离痛苦,真是惨不忍睹。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投降,台湾平定后,清廷才正式颁发复界令,此时界外的土地已荒弃达20多年之久。复界后,界外荒地虽然逐步垦复,但它造成了莆仙沿海200多年难以恢复的贫穷落后。清朝地方建制分省、道、府、县四级制。兴化府仍辖莆田、仙游两县,隶属福建省闽海道。
      (二)民国隶属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帝制,11月2日,兴化府宣布光复。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1913年,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兴化府建制撤销,莆田、仙游两县属福建省南路道管辖。1914年6月,东、西、南、北四道分别改为闽海、汀漳、厦门、建安四道,莆田、仙游两县属厦门道。1916年至1926年,莆仙置于北洋军阀统治之下。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入闽,攻克泉州、莆田、仙游、福清等地。12月,成立福建省国民政府,同时废道,莆、仙两县直属福建省。1933年11月23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简称“闽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分为闽海、兴泉、龙汀、延建四省和福州、厦门两个特别市,莆、仙两县属兴泉省。1934年1月“闽变”失败。7月,划福建省为10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福建省政府在仙游县城设立行政专员第四督察区公署,辖莆田、仙游、永春、德化、大田、惠安六个县。次年秋,专署由仙游县城迁到同安县。1936年,十区合并为七区。直至1949年,莆、仙两县均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三)当代区划
       1949年8月21日和8月25日,莆田、仙游两县先后解放,成立了县人民政府。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福建省分为八个专区及福州、厦门两市。莆田、仙游两县隶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驻泉州)。1950年4月起,第五行政督察区先更名为晋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更名为晋江地区专员公署(简称晋江专署),莆、仙两县属之。1967年7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莆仙分别成立县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隶于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9月,“军管会”撤销,莆田县、仙游县分别成立革命委员会,隶属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6月,莆田、仙游两县由晋江专区划归闽侯专区,同时把闽侯专区机关从闽侯螺洲迁至莆田城厢。1971年4月,闽侯专区改为莆田专区。同年6月1日,莆田专区改为莆田地区,辖莆田、仙游、闽清、福清、平潭、长乐、闽侯、永泰8县,这是莆田历史上管辖范围最大的时期。1973年7月,闽侯县划归福州市管辖,莆田地区管辖剩下的7个县。1979年1月,莆田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莆田地区行政公署,辖县不变。1980年12月,县革命委员会均改称县人民政府,隶属不变。
       1983年6月,撤销莆田地区行政公署,原辖属于闽东语系的福清、闽清、平潭、长乐、永泰五县划归福州市管辖。9月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地级市莆田市,并析莆田县的城厢镇和城郊公社成立城厢区,析莆田县的涵江镇和涵江公社成立涵江区。莆田市下辖莆田、仙游二县和城厢、涵江二区。从辖地来说,实际是又回归到兴化历史的原来范围。1988年6月,析莆田县的湄洲乡建立省级湄洲岛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10月,成立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设立管委会,为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1996年8月,析莆田县沿海8个乡镇128个行政村(居委会)设立省级的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2002年2月,撤消莆田县,将原莆田县常太、华亭、灵川、东海4镇划归城厢区管辖;莆田县的江口、梧塘、萩芦、白沙、新县、庄边6镇和大洋乡划归涵江区管辖。设立荔城区。将城厢区荔城街道的文献、凤山、长寿、英龙、梅峰5个居委会,城南乡的镇海、阔口、新溪、步云、埭里、古山6村、城郊乡的长丰、七步、濠浦、南郊、莘郊、荔浦、陡门、张镇、西洙、东阳、拱辰、畅林12村,以及原莆田县的西天尾、新度、黄石、北高4镇划归荔城区管辖。设立秀屿区,将原莆田县的笏石、东庄、东埔、湄洲、东峤、埭头、平海、南日9镇和山亭、月塘2乡划归秀屿区管辖。
       莆田市现行政区划设置为: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仙游县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辖鲤城一个街道,榜头、枫亭、郊尾、度尾、鲤南、大济、龙华、赖店、盖尾、钟山、游洋、园庄12个镇和西苑、石苍、社硎、书峰、菜溪5个乡,县人民政府驻鲤城镇八二五大街。荔城区总面积269.66平方公里,辖镇海、拱辰2个街道,西天尾、新度、黄石、北高4个镇,区人民政府驻荔城区县巷63号。城厢区总面积509平方公里,辖龙桥、凤凰山、霞林3个街道,常太、华亭、灵川、东海4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城厢莆厦路324国道旁。涵江区总面积752平方公里,辖涵东、涵西2个街道,三江口、白塘、国欢、梧塘、江口、萩芦、白沙、庄边、新县9个镇和大洋一个乡,区政府驻兴涵大街。秀屿区总面积390平方公里,辖笏石、东庄、东峤、埭头、平海、南日6个镇和月塘一个乡,区人民政府驻笏石镇。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辖山亭、东埔和忠门3个镇,管委会驻山亭镇。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总面积14.35平方公里,辖湄洲镇,管委会驻湄洲镇。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