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理论视野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及其重大意义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推荐论文
2013-12-3010:34:00来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形成发展  重大意义


  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演进。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形成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内涵和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与中国新的发展实践有机结合的崭新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它与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人民群众的观点,批判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观点,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点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思想的全部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来源。列宁领导俄国进行了7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几乎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重大问题,尽管这些思想是初步的,但对于后人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毛泽东同志借鉴苏联发展经验和教训,在新民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时曾经着重提出:“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必须紧紧地伴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一切离开这个总目标的方针、政策、办法,都是错误的。”这既指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重要性,又指出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重要性,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理论来源。

  应该强调,科学发展观更主要的,是直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继承发展的关系,明显地表现在理论思路、基本概念、丰富内涵和语言表述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即实现温饱阶段的实践中形成的发展思想。在这一阶段,我们党提出并牢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战略布局。

  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正是由于邓小平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鲜明立场和坚定态度,我们党才真正牢固树立起了这个认识,也是中国发展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邓小平同志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并没有忽视全面发展问题,许多全面发展的思想和战略,最早都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如在速度和比例、效益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还在经济发展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根本上和整体上来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中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阶段,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即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阶段形成的发展思想。这一阶段,我们党开始强调并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形成一系列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点,并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继第一代和第二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率领我们党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科学发展观形成方面作出了更为直接的贡献。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吸取了80年代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更加强调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讲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全面发展问题,提出“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这一重要概念。他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纲领,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发展了邓小平同志“两手抓”的思想。他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一时期,党中央还做出一系列关于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1994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总之,在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党越来越认识到并强调了全面发展问题;认识到,在这一发展阶段实现的小康,其特点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应该说,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概念,在这个时期已经提出来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做了充分理论准备。

  第三阶段,是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思想。这一阶段,我们党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突出问题的情况,及时、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即“五个统筹”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党在90年代已经开始认识到,2003年初“非典”的发生,使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有了紧迫感。

  “非典”刚发生时,胡锦涛同志在广东视察时讲到“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通过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创新优势”。其中的新义,是一个“观”字,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这说明,此时胡锦涛同志已开始从全局战略高度思考发展问题。在总结抗击“非典”工作的讲话中,他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并切实抓好的九方面工作中,第一个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作”;第二个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随后,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同志对这一概念做了阐述,增加了“以人为本”的提法,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完整表述。以后,他在200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4年3月全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会议等一系列讲话中,对科学发展观做了系统全面的阐发。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全面体现并进一步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就这样逐渐成熟地提了出来。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重申和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历史地位、科学意义,以及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四个基本要求和各方面的政策措施等。可见,对全面发展的认识,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随着实践发展,一个一个逐渐深化的。

  通过上述回顾,可以清晰看出,我们党的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每一阶段的认识,是与当时在实践中面对的问题相联系的。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前人的探索和思想,又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突出问题的背景下,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它“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二、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一,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不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发展,就不可能解决我们前进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把握发展,首先要牢固中心地位。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必须始终把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把握发展,重点是发展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国近代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就会受制于人。如果我们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困难。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把握发展,关键要尊重规律、讲究效益。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不计代价的、只追求GDP的发展。发展要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目标;才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有利地位。

  第二,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理论内核,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唯物史观,丰富深化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最根本的区别。只有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才能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灵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含义。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人”,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主张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回答了发展 “归谁所有”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把握以人为本的实践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就必须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把握什么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局部的、不平衡的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为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以健全法制保障发展环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规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意识,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把握什么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辅相成、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的增长格局和城乡、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形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有机统一的经济体制,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把握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第四,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要从我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把握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统筹兼顾的方针;他还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两条腿走路”、“各业并举”、“综合平衡”等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的重要方针,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新的要求,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同时要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要鼓励沿海先发展,同时要统筹两个大局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统筹兼顾的方针,提出要处理好关系现代化全局的12种关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统筹兼顾成为推动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十七大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赋予这一重要方针和原则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把握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发展。经济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发展尤其是大国经济发展,要求处理好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问题,既保持速度,又保持稳定,既抓住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如果离开了协调有序、兼顾各方,就是畸形的、片面的发展,甚至会出现停顿和倒退。只有以普遍联系、统筹兼顾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发展问题,才能不断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把握统筹兼顾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效率。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上,要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当代中国的又一次生动而具体的展现,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趋势,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一次新飞跃,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三、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初步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大意义,需要从各方面加以阐发。这里,着重从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以及资本积累规律,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积极发挥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方式,效率高,有活力;另一方面,也带有盲目性、无序性等,如不加以限制,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两极分化,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总结十四大以后,我国开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两方面结论:首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好的,既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整个社会充满了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速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发展道路成功的根本所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能够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我们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道路,一定要坚持这一改革方向,决不能怀疑和动摇。其次,也要看到,我们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这些问题的产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为今后如何搞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正确的方针。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理念,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实际上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优势,又有效克服其固有缺陷,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回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之所以不能解决市场经济的缺陷的问题,不在于它们是否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使它们即使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加以克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社会主义,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克服市场的缺陷和不足,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市场经济固有缺陷的特点,我们党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正好可以消化它们。比如,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没有私利,也不允许形成大的利益集团而为其所左右;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优越性是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等。十几年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清楚告诉我们:越是搞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宏观调控,避免盲目性;越要提倡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越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强调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越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做到集中统一。

  第三,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初步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把握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更为长远的历史过程看,则还有更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历史尽管是由有意识的人来推动的,但也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相当成熟的基础上,才能为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所代替。社会主义政治革命的成功,并不能一下子改变生产力落后的事实,不能超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实践证明,我们可以跨越社会主义政治革命的“卡夫丁峡谷”,但不可能跨越生产力发展的“卡夫丁峡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道理,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吸取了前苏联搞社会主义的严重教训,更主要是经过自己几十年曲折艰辛的探索,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才终于认识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探索:第一阶段,从1917年列宁在俄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到1992年,主要是探索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条件下搞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从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开始,探索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阶段的探索,都是马克思不曾讲过的,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尝试。第一阶段的探索,曾经创造过许多辉煌,但教训也是深刻的。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着第二阶段的探索。在这一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已经深化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主要是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入手,进行的全面回答;而科学发展观则是从发展的角度入手,进行的又一次全面回答。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道路上,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初步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否克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更关系到这条新道路的探索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找到了解决的根本办法,使我们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

  总之,人类社会是在发展中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社会主义是贯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人沿着这条主线,坚持不懈地进行政治上的追求、思想上的探索、理论上的创新、实践上的进步。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加准确地回答了关于发展的认识问题、实现问题、评价问题和发展成果分享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坚定、更加努力,也更加清醒、更加自觉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注释: 

  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实质和根本要求.人民日报,2007年11月7日

  ②张  磊: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辽宁日报,2007年11月12日

  ③汪海波: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05月16日

  ④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永川日报,2007年11月09 日

   

   

   

   

   

  作者:郭建党

  单位: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党史研究室

  职务:副主任

  联系地址:莆田市城厢区荔华东大道269号区政府办公六楼区委办公室

  邮编:351100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