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红色资源
陈国柱故居
2013-12-3010:16:00来源:

   

  陈国柱故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王西自然村。

  陈国柱(1902—1969),字继周,参加革命后更名为廖华,自幼聪敏,刻苦好学,在旧体诗词上有较高造诣。1916年,陈国柱到莆田哲理中学读书,受新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1921年考入厦门大学,在同学、中共党员施乃铸的引导下,开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书籍和其他一些进步书刊带回莆田,在同乡和母校进步学生中传播。1924年随进步师生转到上海创办大夏大学,当年加入共青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奉党中央指示回莆田创建党组织。1926年2月,陈国柱在莆田哲理中学钟楼主持建立直属党中央的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任支部书记。3月到广州参加全国第三次劳动大会。6月,又由党中央介绍回福建参加领导大革命运动,接应北伐军入闽。12月,任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福建开始“清党”。因陈国柱身份已暴露,遂决定秘密转赴武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同年7月,被派回福建整顿各地党组织,先在漳州“中共闽南临委”工作,10月间回莆田,转到仙游开展党的工作,12月,建立中共仙游县委,任县委书记。1928年4月,他因领导开展反烟苗捐斗争被通缉,从此离开莆仙,到上海党中央工作,1931年2月底调任全国互济会组织部长兼党组委员。他先后在北平和天津市委工作。1933年夏,调任河北省委常委兼北方互济会书记,管理北方工作,9月初,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1937年,国共实现合作,被无条件释放,被派到鄂豫皖游击队司令部作政治秘书,后调入新四军,任江北指挥部秘书。1940年到延安学习,先后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1945年秋调东北工作,历任辽宁省教育厅厅长、旅大行政公署民政委员会主任、关东行署委员兼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1948年随军南下。福建解放后,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副厅长。1951年,调中央文史研究馆任办公室主任兼政务院参事,1954年起任国务院参事,1969年8月逝世。

陈国柱故居

  陈国柱故居前连九华叠翠,后拥古竹禅寺,是旧时莆田通往福州的山区古驿道。故居由大厅、厢房、石埕、围墙组成,为传统五间厢民居,土木结构,室内陈列着陈国柱和他胞兄陈国桢烈士(1902-1949)的生平事迹和有关革命文物。

  陈国柱故居于2000年11月被莆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8月被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6月被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莆田市党史教育基地,2010年9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